雁儿落过得胜令·忆别

元代乔吉

殷勤红叶诗,冷淡黄花市。清江天水笺,白雁云烟字。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酒醒灯昏夜,窗寒梦觉时。寻思,谈笑十年事;嗟咨,风流两鬓丝。

白话译文

辽阔的清江天水可以作笺,茫茫的云中白雁可以为字,远方的游子啊,你如今到了哪里?我无法寄给你我的相思之词。在酒醒灯昏的夜晚,在窗寒梦觉的时候,那十年谈笑欢乐事,令人好寻思。真可叹,风流逝去时,两鬓已如丝。

词句注释

  1. 红叶:指枫叶。
  2. 黄花:菊花。
  3. 清江天水笺:用清江的天和水来作为信笺。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一名青江。
  4. 白雁云烟字:以茫茫云烟中飞行的白雁来作为文字。
  5. 十年事:似指作者放浪于酒色的生活。杜枚《遣怀》诗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6. 嗟咨(jiē zī):嗟叹。

作品赏析

《雁儿落过得胜令·忆别》是元代散曲家乔吉创作的抒情小令,收录于《梦符小令》中,属双调带过曲体裁。作品以秋日意象为背景,通过红叶、黄花、清江、白雁等自然景物构建离愁别绪,暗喻相思难寄的困境。后段以酒醒灯昏、窗寒梦觉的孤寂场景,抒写十年光阴流逝与两鬓斑白的怅惘,形成时空交织的情感张力。

这首曲子风格含蓄蕴婉,如同南宋姜夔、张炎的词。不过它的语言,特别是后半曲,句句都在提醒读者,这仍然是一首饶有散曲风味的小令。当然,它不那么本色显豁,然而更耐人寻味。

这是一首带过曲,曲子所要表现的是主人公对心上人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曲子开头四句回忆送别的情景,那时激动人心、最令人难忘的一幕。然而作者并未致力于分手情景之质实的描摹,也没有抒发依恋不舍的心理和感情,只是描绘出红叶、黄花、清江、白雁构成的一片天高气清的秋色图景,意蕴在这里被表现得很空灵。接下来两句由追忆回到的现实中。别后的况味更令人难堪:“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这两句起承上启下作用,内容由此过渡到描述抒情主人公对去者的思念,写得情真意挚,深深感染了读者。

全曲语言兼具词的含蓄与曲的直白,借“天水为笺”“云雁作字”等奇特意象延续婉约词风,同时保留散曲本色。结构上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由追忆别离转入现实嗟叹,呈现元代散曲典型的抒情特征。

猜你喜欢

采莲曲

唐代 •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金山夜戏

明代 • 张岱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奚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罗旧驿

明代 • 王守仁

客行日日万峰头,山水南来亦胜游。

布谷鸟啼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

蛮烟喜过青杨瘴,乡思愁经芳杜洲。

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

鹧鸪天·黄沙道中

宋代 • 辛弃疾

句里春风正剪裁。溪山一片画图开。轻鸥自趁虚船去,荒犬还迎野妇回。

松共竹,翠成堆。要擎残雪斗疏梅。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

钱本草

唐代 • 张说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彩泽流润。善疗饥寒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至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役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使无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乔吉
简介描述:

乔吉(约1280年~1345年),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

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