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长忆西湖

宋代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白话译文

我经常想起漫游西湖, 整天站在楼台上,扶栏远眺那湖光山色的情景:湖面上三三两两的钓鱼小船, 小岛上天高淡远的号色。

最难忘的是,一阵悠扬的笛声隐隐约约地从芦花荡里传长时, 惊动了栖息在那里的白鹭, 它们倏地成群飞起,排列成行。西湖的景色使我艳羡神往, 因此一旦离开它,闲暇时, 又撩起我垂约的情趣,开始整修钓鱼工具,此刻仿佛又置身于清凉爽阔的西湖秋色之中了。

词句注释

  1. 西湖:即今杭州西湖。
  2. 尽日:整天。
  3. 凭:靠着。
  4. 阑(lán):横格栅门。
  5. 岛屿:指湖中三潭印月、阮公墩和孤山三岛。
  6. 依约:隐隐约约。
  7. 白鸟:白鸥。
  8. 水云:水和云融为一起,淡蓝乳白相间,给人清凉爽快之感,这里指西湖秋天的景色。

作品赏析

词上片写到秋高气爽的时节,凭栏远眺,西湖水如明镜,孤山景色清爽,几只渔船悠然自得,寥寥几笔,勾勒了一幅远近相宜、意趣恬淡的优美画面,写景静中有动,以动衬静。“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前句写风物,后句写背景,相映生辉。“三三两两”句点渔舟位置,有悠然自得、不扰不喧的意思。以“三三两两钓鱼舟”映衬湖水的宽阔,以笛声依约、白鸟成行烘托景致的幽雅。将依依相思之情融入笔端,描写极富诗情画意,经“忆”字提示,下文便从现实中脱开,转入回忆。接下来由眼前的不懈思念,引出当年无尽的栖迟,用感情带动写景。“凭阑楼上”用到这里,表明作者终日留恋的同时,还使以下诸景因之入目无遗。

词下片芦花丛中传来依约的笛声,惊动了白鸟从水里飞起,用“忽惊起”状白鸟(即白鹭)翩然而逝、倏然而惊的形态,色彩明快,颇具情味,朴实的白描中透出空灵。“别来”二字将思路从回忆拉到现实。“闲整钓鱼竿”不仅应上片之“钓鱼舟”,而且以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神情,衬托忆西湖忆得不能忍耐、亟想归隐湖上的念头。词之下片,营造出钓翁渔隐出没的寥阔苍茫的背景,以景寓情,寄托了词人的“出尘”思想。

全词情景交融,先写西湖光景,后写忆者之情。词中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并用,景中寄情,情中寄景,选景高洁,情调闲雅,用笔淡炼,纯用白描,艺术手法甚为高超。结尾与起首自然照应,用笔清闲。全篇意境悠远,情怀逍遥,表现了作者吟咏潇洒、舒卷自如的过人才气。

创作背景

潘阆共作《酒泉子》十首,来吟咏钱塘地区的自然景物,是忆杭州的组词。每首词都以“长忆”起句,是宋词中最早的组词。把山水形胜作为词的描写重点,作者潘阆可以说是一个早期尝试者。此词写的是杭州西湖的景色。潘阆曾几次被贬谪,漂泊林泉多年。词人回忆西湖美景萌生出世思想。

名师点评

  • 宋杨湜《古今词话》:潘逍遥狂逸不羁,往往有出尘之语。石曼倾见此词,使画工彩绘之,作小景图。
  • 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下:闯有清才.尝作《忆余杭》一阕。钱希自爱之,自写于玉堂后壁。
  • 清朝陈廷焯《词则·别调集》卷一:潇洒出尘。结更清高闲远。

猜你喜欢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

唐代 • 李嘉祐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

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感物赋

魏晋 • 曹丕

丧乱以来,天下城郭丘墟,惟从太仆君宅尚在。南征荆州,还过乡里,舍焉。乃种诸蔗于中庭,涉夏历秋,先盛后衰,悟兴废之无常,慨然永叹,乃作斯赋。

伊阳春之散节,悟乾坤之交灵。瞻玄云之蓊郁,仰沉阴之杳冥。降甘雨之丰霈,垂长溜之泠泠。堀中堂而为圃,植诸蔗于前庭。涉炎夏而既盛,迄凛秋而将衰。岂在斯之独然?信人物其有之。

夜坐吟

唐代 • 李贺

踏踏马蹄谁见过?眼看北斗直天河。

西风罗幕生翠波,铅华笑妾颦青娥。

为君起唱《长相思》,帘外严霜皆倒飞。

明星烂烂东方陲,红霞稍出东南涯,陆郎去矣乘斑骓。

夜过邵伯湖

明代 • 李东阳

苍苍雾连空,冉冉月堕水。

飘飖双鬓风,恍惚无定止。

轻帆不用楫,惊浪长在耳。

江湖日浩荡,行役方未已。

羁栖在愁绝,况乃中夜起。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

清代 • 纳兰性德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潘阆
简介描述:

潘阆(约962年-1010年或?-1009年),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宋初著名隐士、文人、词人。

潘阆曾居于钱塘。卖药京城,好结交贵人或帝王近侍。有诗名,宦官王继恩荐于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赐进士及第,试国子四门助教。不久,察知狂妄,追还诏书。宋真宗时,王维恩豪横欺罔,漏泄朝廷机事,下狱。也准备逮捕潘阆,潘阆潜遁。咸平初回京,府尹收系治罪,被真宗释放,任滁州参军。后卒于泗上。

潘阆为人疏狂放荡,其《寓泊浙江寄汉阳孙迈郎中》诗自称“气概贫犹在,颠狂老渐疏”。其诗词俱工,尤以咏钱塘江潮词著名,时人画《潘阆咏潮图》,王禹偁等为序赞。其中《酒泉子》词:“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最为世人传诵,苏轼亦爱之,书于玉堂屏风。有《逍遥集》《逍遥词》传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