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长忆西湖

宋代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白话译文

我经常想起漫游西湖, 整天站在楼台上,扶栏远眺那湖光山色的情景:湖面上三三两两的钓鱼小船, 小岛上天高淡远的号色。

最难忘的是,一阵悠扬的笛声隐隐约约地从芦花荡里传长时, 惊动了栖息在那里的白鹭, 它们倏地成群飞起,排列成行。西湖的景色使我艳羡神往, 因此一旦离开它,闲暇时, 又撩起我垂约的情趣,开始整修钓鱼工具,此刻仿佛又置身于清凉爽阔的西湖秋色之中了。

词句注释

  1. 西湖:即今杭州西湖。
  2. 尽日:整天。
  3. 凭:靠着。
  4. 阑(lán):横格栅门。
  5. 岛屿:指湖中三潭印月、阮公墩和孤山三岛。
  6. 依约:隐隐约约。
  7. 白鸟:白鸥。
  8. 水云:水和云融为一起,淡蓝乳白相间,给人清凉爽快之感,这里指西湖秋天的景色。

作品赏析

词上片写到秋高气爽的时节,凭栏远眺,西湖水如明镜,孤山景色清爽,几只渔船悠然自得,寥寥几笔,勾勒了一幅远近相宜、意趣恬淡的优美画面,写景静中有动,以动衬静。“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前句写风物,后句写背景,相映生辉。“三三两两”句点渔舟位置,有悠然自得、不扰不喧的意思。以“三三两两钓鱼舟”映衬湖水的宽阔,以笛声依约、白鸟成行烘托景致的幽雅。将依依相思之情融入笔端,描写极富诗情画意,经“忆”字提示,下文便从现实中脱开,转入回忆。接下来由眼前的不懈思念,引出当年无尽的栖迟,用感情带动写景。“凭阑楼上”用到这里,表明作者终日留恋的同时,还使以下诸景因之入目无遗。

词下片芦花丛中传来依约的笛声,惊动了白鸟从水里飞起,用“忽惊起”状白鸟(即白鹭)翩然而逝、倏然而惊的形态,色彩明快,颇具情味,朴实的白描中透出空灵。“别来”二字将思路从回忆拉到现实。“闲整钓鱼竿”不仅应上片之“钓鱼舟”,而且以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神情,衬托忆西湖忆得不能忍耐、亟想归隐湖上的念头。词之下片,营造出钓翁渔隐出没的寥阔苍茫的背景,以景寓情,寄托了词人的“出尘”思想。

全词情景交融,先写西湖光景,后写忆者之情。词中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并用,景中寄情,情中寄景,选景高洁,情调闲雅,用笔淡炼,纯用白描,艺术手法甚为高超。结尾与起首自然照应,用笔清闲。全篇意境悠远,情怀逍遥,表现了作者吟咏潇洒、舒卷自如的过人才气。

创作背景

潘阆共作《酒泉子》十首,来吟咏钱塘地区的自然景物,是忆杭州的组词。每首词都以“长忆”起句,是宋词中最早的组词。把山水形胜作为词的描写重点,作者潘阆可以说是一个早期尝试者。此词写的是杭州西湖的景色。潘阆曾几次被贬谪,漂泊林泉多年。词人回忆西湖美景萌生出世思想。

名师点评

  • 宋杨湜《古今词话》:潘逍遥狂逸不羁,往往有出尘之语。石曼倾见此词,使画工彩绘之,作小景图。
  • 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下:闯有清才.尝作《忆余杭》一阕。钱希自爱之,自写于玉堂后壁。
  • 清朝陈廷焯《词则·别调集》卷一:潇洒出尘。结更清高闲远。

猜你喜欢

摸鱼儿·东皋寓居

宋代 • 晁补之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湘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寨儿令·鉴湖上寻梅

元代 • 张可久

贺监宅,放翁斋,梅花老夫亲自栽。路近蓬莱,地远尘埃,清事恼幽怀。雪模糊小树莓苔,月朦胧近水楼台。竹篱边沽酒去,驴背上载来。猜,昨夜一枝开。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清代 • 纳兰性德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咏二疏

魏晋 • 陶渊明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

高啸返旧居,长揖储君傅。

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

离别情所悲,余荣何足顾!

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

厌厌阎里欢,所营非近务。

促席延故老,挥筋道平素。

间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

放意乐余年,逞恤身后虑!

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

夜直

宋代 • 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潘阆
简介描述:

潘阆(约962年-1010年或?-1009年),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宋初著名隐士、文人、词人。

潘阆曾居于钱塘。卖药京城,好结交贵人或帝王近侍。有诗名,宦官王继恩荐于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赐进士及第,试国子四门助教。不久,察知狂妄,追还诏书。宋真宗时,王维恩豪横欺罔,漏泄朝廷机事,下狱。也准备逮捕潘阆,潘阆潜遁。咸平初回京,府尹收系治罪,被真宗释放,任滁州参军。后卒于泗上。

潘阆为人疏狂放荡,其《寓泊浙江寄汉阳孙迈郎中》诗自称“气概贫犹在,颠狂老渐疏”。其诗词俱工,尤以咏钱塘江潮词著名,时人画《潘阆咏潮图》,王禹偁等为序赞。其中《酒泉子》词:“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最为世人传诵,苏轼亦爱之,书于玉堂屏风。有《逍遥集》《逍遥词》传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