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太室记

清代田雯

嵩山神祠,在黄盖峰下,登封县东八里。祠门三重,古柏几二百株。三门之内,四岳神祠,分列左右。东有降神殿,绘“生甫及申”像于壁,剥落已半,西为御香亭,历代已来,封禅记功德地也。谒岳神殿祀事毕,下西阶,古柏鳞次,桀石丛峙。石上遍刊祝釐辞,祠官姓氏,周览移晷,回登天中阁少憩。

理策至山麓,仰视一峰入云,石色青绀如画,岚流雾垂,上合下竦,是为万岁峰。其麓为入山所必经也,蓝舆行十里至中峰。昔人云:“嵩山如卧眠龙而癯。”望之浑成秀拔,若不知有嵚崎参差之势者。及涉中峰之巅,群峰争出,若攒图之托霄上,烟云吞吐,日月蔽亏,林木蓊郁,鸟兽游鸣,阴晴变态,二十四峰环列于中峰,左右上下,不可名状。如谢绛所称玉女窗、捣衣石,但略括一二矣。

东五里许为卢岩,岩有卢鸿一宅,今为寺。两山忽张,匹练下垂,微飙吹之则左右动,奔涧荡壑,众山皆响,为嵩山佳处。昔鸿一隐此,作《十志》以自豪,抱微尚,鸣高蹈已耳。而来游者莫不凭襟怡情,因以思慕于其人矣。东有白鹤观,背负三峰,大小熊山屏其前,为嵩高之奥宅。三峰多石室,远眺一室,豁达洞开,与他室异,或即谟觞室也。南七里径崇福宫投龙洞,力疲思返。

余以半人疾,未及跻嵩之绝顶也,然眺洛河,瞻伊阙,顾以历历目中矣。桑钦《水经》曰:“昆仑之墟,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嵩山绝顶,直上可接。”吾欲御风而行,探昆仑之墟矣。又三里抵嵩阳观,有柏二株,大可十人围,闻在汉已为巨木,殆殷周时物。柏之奇,若雏松之新绿,香泽凝肥,翠滴人衣。坐其下,如张帷幕。谡谡风鸣,如闻丝竹声。旁有石幢,上勒唐宋人题名,有似杂采帖也。嵩阳观碑,屭赑丰硕,在观门之西,徐浩八分书,遒古可爱。邀饮至藏书楼下,日将昳,遂登车以归。

诘旦东行,路出箕山左,沿㶏水下流,复探石淙之胜,磥砢崎岖,负险相望。百二十里过禹州,达襄城境。

康熙丙子二月丙辰记。

词句注释

  1. 嵩山神祠:即中岳庙。
  2. 四岳神祠:指中岳庙内的东岳殿、西岳殿、南岳殿、北岳殿。
  3. 生甫及申:用《诗经大雅崧高》诗意:“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甫,指甫侯;申,指申伯,都是周代贤臣。
  4. 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
  5. 桀石:突出高起的石头。
  6. 祝釐(xī)辞:祭时祈福的文辞。
  7. 移晷(guǐ):犹言移时。晷:光阴,时间。
  8. 天中阁:中岳庙的前门。
  9. 理策:谓骑马。策,马鞭。
  10. 绀(gàn):深青透红的颜色。
  11. 岚:山中雾气。
  12. 万岁峰:在嵩山太室正南峰下,为登岳正道。
  13. 蓝舆:即“篮舆”,竹轿。中峰:即太室中峰,俗称嵩顶。
  14. “昔人云”二句:指明代袁宏道《嵩游记》所说:“古云‘华山如立,嵩山如卧’。二语胜画,非久历烟云者,不解造是语也。然余谓华山如峨冠道士,振衣天末,嵩则眠龙而癯者也。”
  15. 嵚(qīn)崎:山峰高峻的样子。
  16. 攒:取合。
  17. 二十四峰:指青童峰、黄盖峰、浮丘峰、三鹤峰、遇圣峰、万岁峰。玉镜峰、狮子峰、虎头峰、起云峰、凤凰峰、金壶峰、华盖峰、玄龟峰、卧龙峰、会仙峰、子晋峰、玉柱峰、老翁峰、玉人峰、玉女峰、独秀峰、积翠峰、太白峰。
  18. 谢绛:字希深,杭州富阳(今属浙江)人。宋真宗大中祥符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知制诰。所称玉女窗、捣衣石:见谢著《游嵩山寄梅殿丞书》:“窥玉女窗、捣衣石,石诚异,窗则亡有。”
  19. 卢岩:唐代卢鸿一隐居处,在太室东。
  20. 卢鸿一:字颢然,范阳(今北京市)人,唐代隐士,博学善书,隐居嵩山。
  21. 匹练:喻雪白如练的瀑布。
  22. 《十志》:指《终南十志》。
  23. 高蹈:指隐居。
  24. 白鹤观:在遇圣峰下。
  25. 奥宅:幽深的住处。
  26. 谟觞室:唐代冯贽《记事珠》中曾记载说:“嵩高山下有石室,名谟觞,内有仙书无数,昔仙人方回读书于内,玉女进以饮食。”
  27. 崇福宫:即万岁峰万岁观。唐高宗时改称太乙观,宋改称崇福宫。投龙洞:即“嵩洞”,亦名“龙简洞”。据《嵩山志》载:“金元时,遣祭中岳,必奉金龙玉简投诸嵩洞。”
  28. 半人疾:这里指脚疾。晋苻坚因习凿齿有脚疾,因称习为半人。见《襄阳耆旧传》。
  29. 洛河:在河南省西部,为黄河下游南岸的大支流。
  30. 伊阙:山名,又名阙塞山、龙门山。在河南洛阳南。因两山相对如阙门,故名。
  31. 桑钦:字君长,河南人,汉代学者,相传《水经》为其所著。后郦道元作注,名《水经注》。
  32. 御风:乘风。
  33. 嵩阳观:在太室南麓,北魏时创建。
  34. 谡谡(sù):风声。
  35. 石幢(chuáng):佛教寺庙中用以刻经的石柱。
  36. 勒:刻。
  37. 屭赑(xì bì):传说中龙生九子,一名屭赑,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驮碑的大石龟。
  38. 徐浩: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书法家,官至太子少师。八分书:即汉隶。
  39. 遒古:遒劲有古风。
  40. 昳(dié):午后日偏斜。
  41. 诘旦:明旦,明朝。
  42. 箕山:又名许由山,在太室东南约二十里。
  43. 㶏(yīn)水:古水名,为河南颍水三源中的中源。
  44. 石淙:指平洛水。水两边奇石攒立,变化万千,风景秀美。
  45. 磥砢(lěi luǒ):同“磊砢”,山石堆积众多的样子。
  46. 禹州:治所在今河南禹县。
  47. 襄城:治所在今河南襄城。
  48. 康熙丙子二月丙辰:康熙三十五年二月三十日。即1696年4月1日。

作品赏析

《游太室记》选自《古欢堂集记》卷一。作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太室,指中岳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北。因山上有石室,故称太室。本篇记载了一天的游程,描写了嵩山的地位和气概。由于作者的身份和心境,论者认为,本文“显于达官风度,具有台阁格调”,是有道理的。虽然如此同,但文章构思精巧,表现含畜,而其写景状物,亦生动传神,李慈明称其“记山水之胜,多警秀,有六朝语”,这也是文章为后人传诵的原因。

猜你喜欢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

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

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宋代 • 周邦彦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柳敬亭说书

明代 • 张岱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癗,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𠷺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细微至此。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齰舌死也。柳麻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

蓼花风淡水云纤。倚阁卷重帘。索寞败荷翠减,萧疏晚红添。

魂销天末,眉横远岫,斜挂新蟾。谁信故人千里,此时却到眉尖。

长杨赋

两汉 • 扬雄

明年,上将大夸胡人以多禽兽。秋,命右扶风发民入南山。西自褒斜,东至弘农,南驱汉中,张罗网罝罘,捕熊罴豪猪,虎豹狖玃,狐兔糜鹿,载以槛车,输长杨射熊馆。以网为周阹,纵禽兽其中,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获,上亲临观焉。是时,农民不得收敛。雄从至射熊馆,还,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借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其辞曰:

子墨客卿问于翰林主人曰:“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沾而恩洽,动不为身。今年猎长杨,先命右扶风,左太华而右褒斜,椓巀嶭而为弋,纡南山以为罝,罗千乘于林莽,列万骑于山隅,帅军踤阹,锡戎获胡。扼熊罴,拖豪猪,木拥枪累,以为储胥,此天下之穷览极观也。虽然,亦颇扰于农人。三旬有余,其勤至矣,而功不图。恐不识者外之则以为娱乐之游,内之则不以为乾豆之事,岂为民乎哉?且人君以玄默为神,澹泊为德,今乐远出以露威灵,数摇动以罢车甲,本非人主之急务也。蒙窃惑焉。”翰林主人曰:“吁,客何谓之兹耶?若客所谓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也。仆尝倦谈,不能一二其详,请略举其凡,而客自览其切焉。”客曰:“唯唯。”

主人曰:“昔有强秦,封豕其士,窫窳其民,凿齿之徒相与摩牙而争之。豪俊糜沸云扰,群黎为之不康。于是上帝眷顾高祖,高祖奉命,顺斗极,运天关,横巨海,漂昆仑,提剑而叱之。所过麾摲邑,下将降旗,一日之战,不可殚记。当此之勤,头蓬不暇梳,饥不及餐,鞮鍪生虮虱,介胄被沾汗,以为万姓请命乎皇天。乃展人之所诎,振人之所乏,规亿载,恢帝业,七年之间而天下密如也。

逮至圣文,随风乘流,方垂意于至宁。躬服节俭,绨衣不敝,革鞜不穿,大厦不居,木器无文。于是后宫贱玳瑁而疏珠玑,却翡翠之饰,除雕琢之巧。恶丽靡而不近,斥芬芳而不御。抑止丝竹晏衍之乐,憎闻郑卫幼眇之声。是以玉衡正而泰阶平也。

其后熏鬻作虐,东夷横畔,羌戎睚眦,闽越相乱,遐氓为之不安,中国蒙被其难。于是圣武勃怒,爰整其旅,乃命骠卫,汾沄沸渭,云合电发,猋腾波流,机骇蜂轶,疾如奔星,击如震霆。碎轒輼,破穹庐,脑沙幕,髓余吾。遂躐乎王庭,驱橐驼,烧熐蠡,分嫠单于,磔裂属国。夷坑谷,拔卤莽,刊山石,蹂尸舆厮,系累老弱,吮铤瘢耆,金镞淫夷者数十万人。皆稽颡树颌,扶服蚁伏,二十余年矣,尚不敢惕息。夫天兵四临,幽都先加,回戈邪指,南越相夷,靡节西征,羌僰东驰。是以遐方疏俗,殊邻绝党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蹻足抗首,请献厥珍。使海内澹然,永亡边城之灾,金革之患。

今朝廷纯仁,遵道显义,并包书林,圣风云靡,英华沉浮,洋溢八区。普天所覆,莫不沾濡。士有不谈王道者,则樵夫笑之。意者以为事罔隆而不杀,物靡盛而不亏,故平不肆险,安不忘危。乃时以有年出兵,整舆竦戎,振师五柞,习马长杨,简力狡兽,校武票禽。乃萃然登南山,瞰乌弋,西厌月窟,东震日域,又恐后代迷于一时之事,常以此为国家之大务,淫荒田猎,陵夷而不御也。是以车不安轫,日未靡旃,从者仿佛,委属而还;亦所以奉太尊之烈,遵文武之度,复三王之田,反五帝之虞。使农不辍耰,工不下机,婚姻以时,男女莫违,出凯弟,行简易,矜劬劳,休力役,见百年,存孤弱,帅与之同苦乐。然后陈钟鼓之乐,鸣鼗磬之和,建碣磍之虡,拮隔鸣球,掉八列之舞。酌允铄,肴乐胥,听庙中之雍雍,受神人之福祜。歌投颂,吹合雅,其勤若此,故真神之所劳也。方将俟元符,以禅梁甫之基,增泰山之高,延光于将来,比荣乎往号。岂徒欲淫览浮观,驰骋秔稻之地,周流梨栗之林,蹂践刍荛,夸诩众庶,盛狖玃之收,多糜鹿之获哉?且盲者不见叹尺,而离娄烛千里之隅。客徒爱胡人之获我禽兽,曾不知我亦已获其王侯。”

言未卒,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曰:“大哉体乎!允非小人之所能及也。乃今日发蒙,廓然已昭矣。”

田雯
简介描述:

田雯(1635年7月7日—1704年3月28日),清初大臣,诗人。字紫纶,一字子纶,亦字纶霞,号漪亭,自号山姜子,晚号蒙斋。山东德州人,田绪宗之子。

康熙三年(1664年)殿试二甲第四名进士。授中书舍人,十九年(1680年)提督江南学政,二十六年(1687年)为江苏巡抚,三十八年(1699年)奉旨督修淮安高安堰河工。以病辞职归里。诗师黄山谷,诗与王士禛、施闰章同具盛名。著有《山姜诗选》《古欢堂集》《黔书》《长河志籍考》等。

田雯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