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

明代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白话译文

扬子江头我几度寻问渡口,江上风波依旧而客愁却不断更新。

往西飞的太阳比我还忙,南去的青山冷冷嘲笑忙碌的渡江人。

孤枕独眠不堪乡国梦,敝旧的衣裘上还带着帝京的风尘。

昔日的朋友都已零落星散,面对沙鸥吟诗多么凄怆伤神。

词句注释

  1. 扬子江:即长江。扬子,本是扬子古津渡附近一座桥名。因这古津渡是时还无名,人们就用“扬子”来称此津渡。隋末,朝廷又在此设扬子镇,又用“扬子”来名镇。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废扬子镇,置扬子县。后又因扬子津、扬子县而将令仪征、扬州一带的长江,称为扬子江。近代,人们又将长江统称为扬子江。
  2. 几问津:几次求渡。津:渡口。问津:询问渡口。
  3. 风波:比喻纠纷或患难。
  4. 西飞白日:指夕阳。
  5. 南去青山:因为渡江北上,故云。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载:“张弼题诗金山:‘西飞’……有一名公见而物色之门:‘此当为海内名士。”’
  6. 不胜:犹言不堪,难忍。
  7. 敝裘(qiú):破旧的皮衣。帝京:既指天帝住的地方,也指皇帝住的地方。
  8. 交游:结交朋友,也指朋友。落落:稀疏貌。
  9. 吟对沙鸥:古之高人逸士常以沙鸥为友,叫做“鸥社”“鸥盟”。诗人自觉交游零落,只好把新作对沙鸥来吟子。沙鸥:一种水鸟。怆(chuàng)神:黯然神伤。

作品赏析

此诗是一首抒发羁旅愁怀的诗作。

诗首联元气淋漓,笼罩全篇。“几问津”把多年飘漂、万里远游的辛酸,概括无遗;“客愁新”把韶华易逝、功名未就的感慨,描绘尽致。

颔联绮心秀句,别出心裁,一个“忙”字,诙谐地把“白日”不停地向西运行,比之自己为了一纸功名奔走于长安道上,是自我解嘲,也是自我解剖。一个“冷”字,又以拟人的手法,把“青山”的冷眼看热客,冷笑对俗人,写得既尖酸,又含蓄。

颈联化用前人成句,像是出诸肺腑。“孤枕”句从岑参《春梦》的“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获得启发,“敝裘”句从陆机《顾彦先赠妇》的“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摄取精神,均收到了“如盐着水”的艺术效果。

尾联抒发聚散无常、交游星散的慨叹,使乡思友情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故能更加动人、感人。

此诗构思精巧,语意新颖,特别是颔联“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前一句用不合常理的推断,反映了羁愁的深刻;后一句从青山的博大凝重,反衬出为生存或为发达而离乡背井、别妻离子是多么渺小。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明,诗人途经镇江附近长江中的金山时,触景感慨,疲于奔波、倦于做官、怀乡思亲、意欲归隐的心绪涌上心头,写下了这首诗。

名家点评

  •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张东海题诗金山‘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有一名公见而物色之,日‘此当为海内名士’。”以“忙于我”写日之东出西没,化己之北行为山之“南去”,俱陈字见新,平字见奇处,诗思之妙,令人叫绝。而“青山”竟会“冷笑”,更足以语惊四座。其中“冷”字下得最有力度,青山意态之冷峻,正见诗人于羁宦之不自堪也。凭此二句,确足可担当“海内名士”之名。(《画禅室随笔》)
  • 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胡光舟、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张明非:此篇写羁旅飘泊、奔波愁苦的心绪,构思巧妙,刻画精工。尤其“西飞”一联,诗意顿挫腾挪,“忙于”、“冷笑”二词运用人神,使人击常叹赏。(《新编千家诗》)
  • 茶陵诗派代表人物李东阳:“张汝弼草书名一世,诗亦清健有风致。如下第诗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则此诗原为下第后作,故多感慨语。此诗表达了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之情,抒发离别的感慨和愁绪。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如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此诗也是如此,用沙鸥的到处飞翔衬托诗人的孤单漂泊。(《丽堂诗话》)

猜你喜欢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

宋代 • 王沂孙

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阶,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

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记西园凄婉。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五代 • 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过吴江有感

清代 • 吴伟业

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

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

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

张弼
简介描述:

张弼(1425年—1487年),字汝弼,号东海,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员外郎,迁南安知府。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卒,年六十三。张弼工草书,善诗文。所作诗语言平易,不乏抨击政治弊端、关切民生疾苦之作。有《东海集》。

张弼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