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野鹭鸶飞一只,水荭花发秋江碧。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十二晚峰高历历。
一只纯白的鹭鸶,掠过碧野清空飞去,江边红色的水荭花,点燃了碧水秋江的浓绿。传说是今天刘郎与天仙别离,重返人间锦绣的坐席,送别的泪如珍珠滴落,化成十二高峰历历。
“晴野鹭鸳飞一只,水葓花发秋江碧”,叙写秋景,切半年后还家的时令;已非复“气候草木常是春时”的山中景致,是为别后独行野望所见,兼以衬托人物此时的心境。鹭鸳为水鸟,栖于水边,高下飞翔。王维诗:“漠漠水田飞白鹭。”李绅诗:“碧峰斜见鹭鸶飞。”此句特写“飞一只”,离意明显。“一只”二字置于句末,唐高骈《步虚词》已有“青溪道士人不识,上天下天鹤一只”的先例,都是为了使这两个字得到强调,和加上着重点差不多,不只是为了押韵的缘故。水荭是丛生于江边洲涪间的水草,又称水葓,夏秋开花,花白色或粉红色。“水荭花发秋江碧”,境界未尝不阔远清疏,色彩亦甚鲜妍谐美,然而不能吸引此时刘郎的心目者,他的心还留在适才分别的场景之中,于眼前佳景自似视若无睹,因下文而可知也。于是接转“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三句,回叙别时情景。对“天仙”、临“绮席”,而“泪珠滴”,是一“别”字使然。思归之心至切,离别之情又难,当此际,自应有许多心事、言辞、态度,而作者只用“泪珠滴”三字了之。盖写情人相别悄景,最富概括性、表现力的,莫如写流泪了。格律上此处只许写三个字,就写这三个字,一切都可尽包其中;至如“和泪出门相送”之“相送”也,“执手相看泪眼”之“执乎“也,在这三个字面前,反觉辞费了。盖写也写不尽,写一二点反显其少,不如不写反觉其多。末句“十二晚峰青历历”,又转头来写别后独行所见。此亦写景,但与开头写景又有不同。开头之景,作者所设之景也,非必主人公目中之景;入目而不入心,与无景同。结句之景,诚主人公目中之景也,入目而又动心。情人已别,眼前只有青峰历历可数;山色可认,山中人更可思。必曰“十二峰”者,又用宋玉《高唐赋》中巫山神女事。南宋范成大曾两游巫山,作有前后《巫山高》诗,后诗云:“凝真宫前十二峰,两峰娟妙翠插空;余峰竞秀尚多有,白壁苍崖无数重”,可以为词中的“峰青”作注。此句以景结情,兼用两典,融合无痕。
这首《天仙子》撷取临别时的一幕,写得情景交融。篇幅虽短,思致却深。句丽而意清,语真而情挚,不涉绮思,诚为此调中上驷。
此词咏调名原意,即刘、阮入天台山遇仙女的故事,托意仙缘,实写人情。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等书记载:“东汉剡县人刘晨、阮肇同入天台山采药,迷不得返,饥食桃实,渴饮溪水。在山溪边遇二美貌女子,待他们如旧相识,并邀至家款待,当晚成亲。十日后刘、阮求归,二女苦留,又过了半年。山中气候草木常是春时,百鸟啼鸣,更使二人怀乡念家,归思甚苦,女遂相送,指示还路。既还,亲旧零落,邑屋改异,子孙已历七代。”这个故事,为后世诗词小说戏曲取作题材,或寄寓世人对仙境奇遇的向往,或借以抒发聚散相思的苦情。丁寿田等评韦庄同调“刘阮不归春日曛”云:“此词盖借用刘阮事咏美人窝耳。”(《唐五代四大名家词》乙篇)于皇甫此词亦可作如是观。而其创作时间未能确证。
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醉来扶上木兰舟,将愁不去将人去。
薄劣东风,夭斜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销魂处。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予至滑之三月,即其署东偏之室,治为燕私之居,而名曰画舫斋。斋广一室,其深七室,以户相通,凡入予室者,如入乎舟中。其温室之奥,则穴其上以为明;其虚室之疏以达,则槛栏其两旁以为坐立之倚。凡偃休于吾斋者,又如偃休乎舟中。山石崷崒,佳花美木之植列于两檐之外,又似泛乎中流,而左山右林之相映,皆可爱者。因以舟名焉。
《周易》之象,至于履险蹈难,必曰涉川。盖舟之为物,所以济难而非安居之用也。今予治斋于署,以为燕安,而反以舟名之,岂不戾哉?矧予又尝以罪谪,走江湖间,自汴绝淮,浮于大江,至于巴峡,转而以入于汉沔,计其水行几万余里。其羁穷不幸,而卒遭风波之恐,往往叫号神明以脱须臾之命者,数矣。当其恐时,顾视前后凡舟之人,非为商贾,则必仕宦。因窃自叹,以谓非冒利与不得已者,孰肯至是哉?赖天之惠,全活其生。今得除去宿负,列官于朝,以来是州,饱廪食而安署居。追思曩时山川所历,舟楫之危,蛟鼋之出没,波涛之汹欻,宜其寝惊而梦愕。而乃忘其险阻,犹以舟名其斋,岂真乐于舟居者邪!
然予闻古之人,有逃世远去江湖之上,终身而不肯反者,其必有所乐也。苟非冒利于险,有罪而不得已,使顺风恬波,傲然枕席之上,一日而千里,则舟之行岂不乐哉!顾予诚有所未暇,而舫者宴嬉之舟也,姑以名予斋,奚曰不宜?
予友蔡君谟善大书,颇怪伟,将乞大字以题于楹。惧其疑予之所以名斋者,故具以云。又因以置于壁。
壬午十二月十二日书。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崖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