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夕景

宋代廖世美

落日水熔金,天淡暮烟凝碧。楼上谁家红袖,靠阑干无力。鸳鸯相对浴红衣。短棹弄长笛。惊起一双飞去,听波声拍拍。

白话译文

落日余晖融入水中,像融化的金一般跳跃着光芒,天空逐渐暗了下来,暮烟凝聚成一片深绿色。楼上不知是谁家的女子,柔弱无力地倚靠着栏杆。 鸳鸯相对而浴,梳洗着斑斓的羽毛。一叶小舟在江面上摇曳,船上的笛声悠扬,惊起了水中鸳鸯,翅膀把水波拍得啪啪作响,然后成双成对地飞走了。

词句注释

  1. 熔金:形容落日照在水里灿烂的颜色。
  2. 红袖:指女子。
  3. 红衣:状鸳鸯彩羽。
  4. 短棹:指代小舟,此指舟中之人。

作品赏析

《好事近·夕景》是一首艳情词。此词先是绘制出一幅暮霭黄昏的江景图,后在这如诗如画的背景中,一位女子悄然出现,她身着红袖,倚靠在栏杆之上,显得柔弱而孤寂;视线转至水面,一对鸳鸯正悠然自得地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而后一位手持长笛的舟子出现,这笛声似乎惊扰了水中的鸳鸯,它们一双飞去,只余涟漪。整首词无一字言情,而情蕴景中,以“鸳鸯”这一典型的爱情意象串联起楼上女子与船上舟子这两个有情人。

猜你喜欢

世美堂后记

明代 • 归有光

余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自大名徙宛丘,后又徙馀姚。元至顺间,有官平江者,因家昆山之南戴,故县人谓之南戴王氏。翁为人倜傥奇伟,吏部左侍郎叶公盛、大理寺卿章公格一时名德,皆相友善,为与连姻。成化初,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宇闳敞,极幽雅之致,题其扁曰“世美”。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

嘉靖中,曾孙某以逋官物粥于人。余适读书堂中,吾妻曰:“君在,不可使人顿有《黍离》之悲。”余闻之,固已恻然,然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乃谋质金以偿粥者,不足,则岁质贷。五六年,始尽雠其直。安亭俗呰窳而田恶。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余称孙叔敖请寝之丘、韩献子迁新田之语以为言,众莫不笑之。 余于家事,未尝訾省。吾妻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菜,岁苦旱而独收。每稻熟,先以为吾父母酒醴,乃敢尝酒。获二麦,以为舅姑羞酱,乃烹饪。祭祀、宾客、婚姻、赠遗无所失,姊妹之无依者悉来归,四方学者馆饩莫不得所。有遘悯不自得者,终默默未尝有所言也。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庚戌岁,余落第出都门,从陆道旬日至家。时芍药花盛开,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无有所恨耶?”曰:“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长沙张文隐公薨,余哭之恸,吾妻亦泪下,曰:“世无知君者矣!然张公负君耳!”辛亥五月晦日,吾妻卒,实张文隐公薨之明年也。

后三年,倭奴犯境,一日抄掠数过,而宅不毁,堂中书亦无恙。然余遂居县城,岁一再至而已。辛酉清明日,率子妇来省祭,留修圮坏,居久之不去。一日,家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构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留春令·画屏天畔

宋代 • 晏几道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过楚宫

唐代 • 李商隐

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

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廖世美
简介描述:

廖世美是生活于两宋之交的一位词人,生平无考,生卒年不详,据传是安徽省东至县廖村人。现存词两首(一说三首),见于《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和《乐府雅词拾遗》。

廖世美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