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故宅铭

魏晋李兴

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

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

盖神物应机,大器无方,通人靡滞,大德不常。故谷风发而驺虞啸,云雷升而潜鳞骧;挚解褐於三聘,尼得招而褰裳,管豹变於受命,贡感激以回庄,异徐生之摘宝,释卧龙於深藏,伟刘氏之倾盖,嘉吾子之周行。夫有知己之主,则有竭命之良,固所以三分我汉鼎,跨带我边荒,抗衡我北面,驰骋我魏疆者也。

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异世通梦,恨不同生。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千井齐甃,又何秘要!

昔在颠、夭,有名无迹,孰若吾侪,良筹妙画?臧文既没,以言见称,又未若子,言行并徵。夷吾反坫,乐毅不终,奚比於尔,明哲守冲。临终受寄,让过许由,负扆莅事,民言不流。刑中於郑,教美於鲁,蜀民知耻,河、渭安堵。匪皋则伊,宁彼管、晏,岂徒圣宣,慷慨屡叹!

昔尔之隐,卜惟此宅,仁智所处,能无规廓。日居月诸,时殒其夕,谁能不殁,贵有遗格。惟子之勋,移风来世,咏歌馀典,懦夫将厉。

遐哉邈矣,厥规卓矣,凡若吾子,难可究已。畴昔之乖,万里殊途;今我来思,觌尔故墟。汉高归魂於丰、沛,太公五世而反周,想罔两以仿佛,冀影响之有馀。魂而有灵,岂其识诸!

白话译文

天子命我,在汉水北边,听着鼙鼓之声去沉思,领略先哲之遗泽,登上隆山而望远,在诸葛丞相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凭轼而致敬。

神异的事物随机应变,非凡的才能变化无穷,渊博的智者通达无惑,崇高的德行罕见不常。故而东风骤起,神兽咆哮,云雷升腾,潜龙出渊。伊尹解褐出仕于三使往聘,仲尼褰裳归鲁于季康之招,管仲显达于受命贤主,贡禹感激圣德而再次入仕。惊异于徐庶能识鉴珍宝,举荐卧龙于幽隐潜藏。叹奇于先主能坦诚倾心,赞识到您的宏伟之道。有了相知赏识的明主,就有尽心血而效死命的良臣。因此三分天下,跨带边荒,抗衡北方,驰骋魏疆。

您是何等的英伟绝伦,您含纳了天地之灵气。您岂止是神明?岂止是人中之精?您的思想是多么深远,德行是多么清明!我和您异世相生,惟有梦魂相通,多恨和您不能同生一世!您推演的八阵,不囿于孙武吴起;木牛的神奇,也并未仿效鲁班,神弓连弩的功用,是多么精深奥妙!千万火井齐砌,又是怎样的奥旨精义?

西周的功臣太颠、闳夭,名传后世,然而事迹无处可寻。哪能像您一样,做出良策妙划。臧文仲殁后,以言论见称,也不如您能言行并存于世。管仲反坫僭越不知礼,乐毅降赵有始而无终。怎么能比于您,明智睿哲,持守本真。(先帝)临终让位托付,您却坚辞不受,推让过于许由。处嫌疑位而莅国事,朝野上下却无流言。刑法得当,犹如郑国子产;教化百姓,美于鲁国孔丘。蜀汉之民知耻守礼,兵出渭河,魏境百姓也能安居。您不是皋陶就是伊尹啊,怎能仅是那管仲、晏婴,又岂能仅仅是圣人孔丘?我情绪激昂地每次这样感叹!

当年您隐居之时,惟选此宅,仁爱多智之人的居所,怎会没有规划格局?日升月落,时光流逝,谁能不殁,可贵的是能留有遗格。惟有您的功勋,能够影响改变来世风尚。吟颂歌咏您遗留的典章,懦夫也能得到激励。

您的典范长久深远,您的风仪超群卓绝。您的一切啊,都已难以追寻了!以前我和您相隔万里,殊途难同。如今我来,参拜您的故居丘墟。汉高祖魂灵归于故土丰沛,太公望五世皆返葬于周土。我用模糊的影子幻化着您的形象,希望追寻到您的踪迹,您若有灵,能体察到我的本心吗?

作品赏析

这篇铭文的主旨是赞颂诸葛亮。作者称赞诸葛亮是“神物应机,大器无方”,是“通人”,有“大德”。文中把诸葛亮比作古圣先贤伊尹、孔子,又说他的德行操守强于乐毅、过于管仲,良筹妙画高于太颠、闳夭,谦谨礼让强于许由,扶幼君治国事比于周公。其中叙说诸葛亮辅佐刘备,抗衡曹魏,治理蜀国,教化效美;还褒奖他推演八阵,不囿于孙武、吴起,制造木牛巧于鲁班,并歌颂其神弩之巧,造火井之功。又说诸葛亮的精神功勋,可以移风来世,使懦夫奋起,影响后代,威力无穷。全文极尽讴歌,充满对诸葛亮的尊敬、崇拜之情。

猜你喜欢

朝天子·小娃琵琶

元代 • 乔吉

暖烘,醉客,逼匝的芳心动。雏莺声在小帘栊,唤醒花前梦。指甲纤柔,眉儿轻纵,和相思曲未终。玉葱,翠峰,骄怯琵琶重。

调笑令·边草

唐代 •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酒泉子·长忆孤山

宋代 • 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应科目时与人书

唐代 • 韩愈

月日,愈再拜:天地之滨,大江之濆,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匹俦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

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獱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然是物也,负其异於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

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阁下其亦怜察之。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宋代 •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李兴
简介描述:

李兴,字隽石,又名安,犍为武阳(四川彭山)人。是西晋初年以写《陈情表》而出名的李密之子。少有文才,益州刺史罗尚辟为别驾。

晋惠帝太安二年,李雄起兵进攻成都,罗尚派李兴去襄阳向镇南将军、荆州刺史刘弘求援。刘弘除援助军粮三万斛外,还派“治中何松领建平、宜都、襄阳三郡兵屯巴东”,以声援罗尚,李兴在完成求援使命后,却表示愿意留在襄阳,于是刘弘任命他为参军。

李兴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