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明代崔铣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白话译文

王公有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做什么官的某人为妻。王公的夫人十分疼爱女儿,每当接女儿回娘家,女婿坚决不让走,他怨怒地对妻子说:“你父亲做吏部的长官,把我调任京城的官职,那么你就可以时时侍奉母亲;况且调动我就象摇下正在凋落的树叶罢了,可是你父亲硬要这样吝惜力气,是何道理?”女儿托人带话给母亲。夫人一天晚上摆上酒,跪着禀告王公。王公十分生气,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走出门外,坐车到朝房里住宿去了,十天后,才回到自己的府第。女婿终于没有调进京城。

王公做都御史时,同太监某人镇守辽东。这个太监也奉公守法,同王公相处得很好。后来王公改调两广任职,太监哭着送别,赠给大宝珠四枚。王公坚决辞谢不受。太监哭着说:“这大宝珠不是受贿得到的东西。以前先皇把僧保所买来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今天拿一半给您赠别,您本来就知道我并不是贪财的人啊。”王公接了宝珠,

放进自己所穿的披袄,把它缝在里面。后来回到朝廷,寻找太监的后代,找到了他的两个侄子。王公安慰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为贫穷所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公说:“如果你们要有所经营,我帮你们出钱。”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王公无法办到,只不过是表表老朋友的心意罢了。都假装答应说:“是”。王公几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照说定的办。于是他们就假造了一张买房子的契约,开列的价钱是五百两银子,告诉王公。王公拆开披袄,取出宝珠交给他们,那包裹的记号,仍然是原来的样子。

词句注释

  1. 公:指王翱。
  2. 畿辅: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畿,古代王都所在处的千里地面,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辅,亦指京城附近的地方,如汉代京城之外有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政区,称三辅。某官某:作什么官的某人。某,前一个代官职,后一个代其人姓名。《明史·王翱传》:“婿贾杰官近畿。”
  3. 固:副词,坚决,坚持。不遣:不让回娘家。遣,打发走。
  4. 恚:怨怒。语:告诉。这一句意谓你父亲为吏部长官。而:你,代词。翁:父。长:长官。这里用为动词,做……长官。铨:铨选,唐宋至清选用官吏的制度,由吏部按照规定任免、考核、选拔官吏。故吏部亦称“铨部”,其长官称尚书。
  5. 迁我京职:把我调任京城的官职。迁:古代调动官职叫“迁”,一般指升职。
  6. 则:连词,那么。汝:你。朝夕:天天,时时。
  7. 且:连词,况且。表示意思上的更进一层。振落叶:摇下正在凋落的树叶。振,摇动。耳:而已,罢了。
  8. 而:可是。固吝者何:为什么硬要这么吝惜力气呢。固,坚持。
  9. 寄言:寄语,托人带话。
  10. 白:告诉。
  11. 案:几桌,此指餐桌。一说,古时进食用的短足木盘。
  12. 驾:坐车。朝房:官吏上朝前停留休息的房舍。
  13. 旬:十天。乃:才。第:府第,王公大臣的住宅。
  14. 竟:终于。不调:没有调职。
  15. 都御史:都察院的长官。都,总。御史,明清是监察官吏的官,属都察院。
  16. 太监:清朝宦官统称。明朝时宦官首领称太监。辽东:明朝在今辽宁省内设辽东都指挥司,防守边境。
  17. 甚相得:相处得很好。相得,互相投合。
  18. 改:改任,改换官职或另任某官。两广:广东和广西两省。王翱调任总督两广军务时在1452年(代宗景泰三年),时年六十九岁。
  19. 泣:小声地哭。
  20. 枚:本义为树干,引申为计量单位,犹“个”、“颗”等。
  21. 是:指示代词,这,指大珠。贿得:通过受贿得到。贿,贿赂,这里指接受贿赂,用作“得”的状语。
  22. 先皇:先朝皇帝。先,对已去世者的尊称。此处指明成祖或明宣宗。颁:赏赐。僧保:人名,不详。货:买。西洋:泛指南洋群岛、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东非等地。明成祖时,曾命郑和等七次下西洋。于:给。侍臣:皇帝左右的近臣,包括太监。
  23. 某:自称之词,指代“我”。焉:语气助词。
  24. 别:赠别。
  25. 固:副词,本来。
  26. 内:同“纳”,放入。著:“着”的本字,穿。披袄:穿在外面的上衣,大多是夹的或棉的。
  27. 纫之:意谓把珠缝在披袄中。纫:缝。
  28. 后:后代,此处指太监的继承人,过继之子或养子。
  29. 从子:兄或弟的儿子、侄子。
  30. 之:慰问他们。
  31. 若,你们,代词。
  32. 得无:犹言“莫非”、“恐怕”,表示对事实的测度。苦贫:苦于贫穷,为贫穷所困。
  33. 然:表应对的副词,常单独成句,可译作“是的”,“对”。
  34. 营:经营,置办,指做生意或买房产等。
  35. 予:我,代词。佐:辅助,帮助。贾:同“价”,钱。
  36. 心计:心里盘算。
  37. 无从办:无法办到。
  38. 特:副词,只,不过。故人:旧友,老朋友。
  39. 阳:同“佯”假装,伪装。
  40. 诺: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顺从。犹“是”,“好吧”。
  41. 如约。按照约定的办。如,依照。
  42. 乃:于是,就。副词。伪为屋券:假造一张买房子的契约。为,动词。券,契据。古代的券常分为两半,各执其一作为凭证,如今之合同。
  43. 列贾:开列的价格。五百金:五百两银子。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先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yì),一镒称一金;汉代以黄金一斤为一金;后来以银子为货币,银一两称一金。告公。
  44. 授:给予,交给。
  45. 封识宛然:意谓原来封好的记号仍然是那样,即仍是原来包裹的样子。识,同“志”,标记,记号。宛然,依然。

作品赏析

这篇文章出自《洹词》卷五。王翱,字九皋,谥忠肃,盐山(今属河北)人。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进士,历任御史、右都御史、提督辽东军务、总督两广军务、吏部尚书等职。他是明代名臣,刚明廉直,《明史》有传。这篇文章不是为王翱写传记,仅记叙了他不为女婿谋京职和他与友人交往的事情,着重写他刚正无私和廉洁的一面。因为这几件事具有典型意义,故王翱的性格已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其形象让人敬仰,就是在今天还具有教育意义。《明史》也略取其事载入王翱本传。

因作者家乡安阳有洹水(又名安阳河),故取为书名。《洹词》主要收集了作者所写的序、记、墓志铭、书信、杂感、短论等。王忠肃公翱(áo),即王翱(1384年—1467年),明代前期大臣,字九皋,盐山(今河北省盐山县)人。永乐进士。历官御史,右都御史、提督辽东军务、总督两广军务、吏部尚书、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等。在惩贪、辨诬、守土等方面,都颇有政绩,为人“刚正廉直,忧国奉公,忘情恩怨”,故死后谥号“忠肃”。公,对尊长或平辈男子的敬称。

猜你喜欢

秋登越王台

清代 • 康有为

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蛇龙最可哀。

十七史从何说起,三千劫几历轮回。

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

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五代 • 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巫峡

唐代 • 杨炯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自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思佳客·迷蝶无踪晓梦沉

宋代 • 吴文英

迷蝶无踪晓梦沉,寒香深闭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

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五代 • 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崔铣
简介描述:

崔铣(1478年—1541年),字子钟,又字仲凫,初号后渠,改号少石,安阳(今河南安阳市)人。1505年(弘治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参与编修《孝宗实录》。因得罪刘瑾,出为南京吏部主事。刘瑾事败以后,召复原官,充经筵讲官,进侍读,擢南京国子祭酒。

1524年(嘉靖三年),崔铣弹劾张璁等人,中有“今忠者日疏,而邪者日富”等语,触怒了皇帝,被免官。后又起为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擢南京礼部右侍郎。卒谥文敏。著有《洹词》及《彰德府志》、《后渠庸言》、《政议》、《文苑春秋》等书。

崔铣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