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烟雨幂横塘

宋代谢逸

烟雨幂横塘,绀色涵清浅。谁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

隐几岸乌巾,细葛含风软。不见柴桑避俗翁,心共孤云远。

白话译文

朦胧的烟雨笼罩着池塘,天青色的塘水是那样清浅。是谁用锋利的并州剪刀,剪来了吴淞江水的一半?

倚着几案,推开乌色的头巾,任柔和的小风吹着葛布的衣衫。不见隐于柴桑的避俗老人,唯有一颗不染尘氛的心灵,随着孤云飘得又高又远。

词句注释

  1.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2. 幂(mì):覆盖,笼罩。
  3. 横塘:泛指池塘。
  4. 绀(gàn)色:天青色,一种深青带红的颜色。
  5. 并州:古九州之一,宋代为太原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
  6. 隐几(jī):即凭着几案。
  7. 岸:高高的样子。
  8. 乌巾:黑头巾,隐者的服饰。
  9. 细葛(gé):指用较细的葛布制作的衣服。
  10. 柴桑避俗翁:指陶渊明。陶渊明为柴桑人,故云。

作品赏析

这首词主要是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来烘托隐士如闲云野鹤般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及其孤傲而清高的品格。该词笔法寒瘦,是谢逸词中少有的气象。

上片写景,笔意精准利落。“烟雨幂横塘”历来观点认为语出唐诗人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烟雨封巫峡”之句;接下去的“谁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化用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的句意,心中犹生“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健康史致道留守席上赋》)的快意恩仇。动词“幂”衬托出水色天青,横塘潋滟的吴松江水。雾霭浓厚,气势壮阔,使人心静神远,顿生飘飘欲仙之感。

下片写人,仍然留有杜诗痕迹。首句“隐几岸乌巾”,即化用杜甫《小寒食舟中作》“隐几萧条戴鹖冠”一句。至于“细葛含风软”,则直接用杜诗《端午日赐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成句。“不见柴桑避俗翁”化用杜甫《遣兴五首·陶潜避俗翁》“陶潜避俗翁”。“心共孤云远”出自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暖暖空中灭,何时见馀晖”;杜诗《西阁》亦云:“百鸟各相命,孤云无自心”。词人虽不能亲自拜见陶潜避俗翁,但自诩与其心有相通焉。“共”字与“远”字用得精妙,形成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把隐者高洁的情操和高远的志向生动而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全词折射出隐士寄居山林的悠闲生活。仙境高士,洒脱俊逸,不同于其一贯写作的闺情小令,风格清新,朗朗上口,标致隽永。这首词以化用前人诗句取胜,体现了典型的江西诗派词风。

创作背景

词人屡次参加科举考试皆不中第,遂以隐士自视,以诗词自娱。《卜算子·烟雨幂横塘》就是词人为歌咏隐逸生活而作的一首词,以表达其高洁情操和高远志趣。

名家点评

  • 清·徐釚《词苑丛谈》卷三:标致隽永,全无芗泽,可称逸调。

猜你喜欢

剑客

唐代 • 齐己

拔剑绕残尊,歌终便出门。

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

勇死寻常事,轻雠不足论。

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剑阁赋

唐代 • 李白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瑟飓,有巴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

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陆离!

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

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

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

犹会众宾客,三千光路岐。

皇恩雪愤懑,松柏含荣滋。

我非东床人,令姊忝齐眉。

浪迹未出世,空名动京师。

适遭云罗解,翻谪夜郎悲。

拙妻莫邪剑,及此二龙随。

惭君湍波苦,千里远从之。

白帝晓猿断,黄牛过客迟。

遥瞻明月峡,西去益相思。

入塞

宋代 • 曹勋

仆持节朔庭,自燕山向北,部落以三分为率,南人居其二。闻南使过,骈肩引颈,气哽不得语,但泣数行下,或以慨叹,仆每为挥涕惮见也。因作《入塞》纪其事,用示有志节,悯国难者云。

妾在靖康初,胡尘蒙京师。

城陷撞军入,掠去随胡儿。

忽闻南使过,羞顶羖羊皮。

立向最高处,图见汉官仪。

数日望回骑,荐致临风悲。

浣溪沙·方响

宋代 • 苏轼

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顺风环佩过秦楼。

远汉碧云轻漠漠,今宵人在鹊桥头。一声敲彻绛河秋。

谢逸
简介描述:

谢逸(1068年-1112年),字无逸,号溪堂先生,临川(江西抚州)人。宋代诗人,词人。

少孤贫,屡试不第,以布衣终老。谢逸人品很高,谢逸工诗善文,与弟谢薖齐名,并称“二谢”。他又曾作蝴蝶诗300首,中多佳句,人称“谢蝴蝶”。 1112年,谢逸卒,时年四十五岁。

他的诗文很受黄庭坚赏识,他的诗风格寒瘦劲健,隽拔之中,时露清新,稍逊于黄庭坚、陈师道。谢逸不仅以诗著名,他的词也见重于一时。《复斋漫录》载他经过黄州杏花村馆题于馆壁,经过的人必定要向驿卒借笔抄写,驿卒感到很苦,就用泥涂掉了。他的词,长于写景,风格清丽,极锻炼之工。著有《溪堂集》10卷,原本久佚,今本是清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又有《溪堂词》1卷。

谢逸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