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落岁欲晚,辛苦客方行。
大江静犹浪,扁舟独且征。
棠枯绛叶尽,芦冻白花轻。
戍人寒不望,沙禽迥未惊。
湘波各深浅,空轸念归情。
天气寒冷岁月已晚,傅郎却不辞劳苦出发远行。
长江在平静的时候仍有风浪,而傅郎偏偏在这岁暮时分驾一叶偏舟孤单单地走了。
江边枯萎的野棠花叶子已经凋落完,冰冷的芦花在风中轻摇。
天寒地冻,守望的士兵已经不出来瞭望,沙洲上的鸟离行船很远,因此不惊动。
湘水各处深浅不同,傅郎此去可以亲自践历,君行我仍滞留于此,空添思归悲伤情绪而已。
《和傅郎岁暮还湘洲诗》是南朝陈诗人阴铿所作五言诗,收录于《阴常侍集》。该诗为送别友人傅縡归湘洲(今长沙)而作,通过“大江犹浪”“扁舟独征”“棠枯芦冻”等意象,勾勒岁暮江景的苍茫萧瑟,寄托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关切及思归之情的共鸣。诗中“湘波各深浅,空轸念归情”更以虚实相生的笔法深化乡思主题。
阴铿祖籍武威姑臧,生于南平(今湖北荆州),梁陈时期历任湘东王法曹参军、晋陵太守等职。其诗长于山水描写,风格清丽,与何逊并称“阴何”。现存诗作中以羁旅离愁题材为主,该诗与《江津送刘光禄不及》同为送别题材,前者侧重异乡孤寂引发的归思,后者则聚焦离别的怅惘,二者借不同景物传递相异情感层次。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颸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襄王梦里,草绿烟深何处是? 宋玉台头,暮雨朝云几许愁?
飞花漫漫,不管羁人肠欲断。春水茫茫,欲度南陵更断肠。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醒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万寿之灵,三辰之英。其出也,表君之瑞;其大也,助月之明。但仰祥光,莫辨皤然之象;方资睿算,斯垂耄矣之名。
皇家以大洽雍熙,咸臻仁寿;感垂象之丕变,彰御图之可久。爰假号于耆年,实归美于元后,南郊享处,能无鼓缶之歌?银汉经时,谁是游河之友?
观夫落落位正,荧荧影孤。应春秋之候,出丙丁之隅。视合壁之祥兮未异,顾连珠之瑞兮若无。象兹黄发,永我鸿图。想天上之宵征,宁悲钟漏;顾人间之夕景,岂恨桑榆。是何上象着明,昌时合偶。历数自延于人主,名实何惭于国叟。月轮遥睹,安车之意宁无?天驷傍瞻,失马之嗟何有?此盖君着明德,天陈瑞星。会兹鼎盛,荐乃椿龄。增芳华于信史,协休美于祥经。
每睹运行,如纵心于黄道;无差躔次,疑尚齿于青冥。足使历象者考祥,占天者改观。挂碧空而的的,度青宵而烂烂。非时不见,如四皓之避秦;有道必居,若二疏之在汉。大矣哉,名尊五福,位列三光。发天文之炳焕,符帝德之悠长。北阙前瞻,独呈祥于有烂;南山俯映,共献寿于无疆。
士有仰而赋曰:“天之象兮示劝,君之位兮善建。实赞天灵之数,允叶华封之愿。又何必周王之梦九,与嵩岳之呼万者也?”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