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若是一天不作诗,心灵就如断了源泉的废井。
用笔砚作辘轳,吟咏就就汲水的井绳。
只有坚持每天清晨不断地从井中汲引,就会毫无例外地得到清冷的井水。
我写出此情此意赠给志同道合的人,当知道词语之中凝聚了我许多的苦辛。
这是一首向友人坦露心迹的作品,写得十分真挚、轻松。诗题冠以“戏”字,以示友情之深,亲密无间,无所不谈,并颇有几分自我调侃之意。
开头一句,诗人坦诚地表白自己与诗结缘之深。诗人酷爱诗,诗是诗人生命的一部分,有如三餐,不可一日无之。若是别人,一日或几日不作诗,也许没有什么,可是诗人“一日不作诗”,就立时产生“心源如废”的感觉。这是向友人才说的心里话,是有切实体验之谈,并非夸大其辞,故作耸人听闻之语。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一日不作诗”,诗人就觉得头脑失去了灵气,思维变得迟钝,生活就少了乐趣,心里空空,身上恹恹,这种非疾患所致的心理感受,用水干土埋,毫无鲜活之气的“废井”作喻,是十分新颖、贴切的。诗人强调日日作诗,不可或缺,并非在炫耀自己趣高,诗才不俗,而是在表明自己癖深,苦炼之勤。同时,对自己的积习难改、执迷不悟,也流露了些许无可奈何的自嘲之意。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沿着“源”与“井的比喻意义,继续生发,又以新的比喻来揭示微妙的作诗过程。写诗用笔砚,汲水用辘轳,这是表面现象。笔砚、辘轳,虽不可缺,但充其量不过是工具而已。因而,诗人以“吟咏作縻绠”,进一步揭示其深层的奥妙辘轳有了縻绠才能汲水,笔砚只有在诗人吟时才会派上用场。井深水甜,要灌饱禾苗縻绠得上上下下,思深诗佳,吟咏要反反复复。作诗本来是一种抽象的精神活动,诗人能用能具体的物质运动生动地表现出来,看似容易,其诗却包含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理解。不管是徘徊户外、流连光景的吟咏,还是独处一室、苦思冥想的吟咏,吟咏是包含了命意谋篇,遣词炼字,抒情造境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的复杂过程。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唐人虽小诗,必极工而后已,所谓月锻旬炼,信非虚言”。明人都穆在《南濠诗话》说:“盖诗须苦吟,则语方妙”。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孟东野“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人自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足见,吟咏是一种险觅狂搜、极费心力的艰苦劳动。实际上它比用辘轳搅动縻绠从井里汲水,要复杂、艰辛得多。诗人以易喻难,从而是把复杂的过程简单化了,把抽象的行为具体化了,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了。
诗人意到词止,在前四句以明喻方式点明自己苦吟之癖之后,在六七两句就以每日汲水之事,暗喻每日作诗之况。“朝来重汲引”,是言日日朝朝都要重复地汲水,每次汲水“依旧得清冷”,都无例外地汲得清冽冰冷的井水,以此,暗示自己每日坚持作诗,心源有如新井,源源不绝,每日都有佳章妙句的收获。明快的语调,表现了诗人劳有所获的欢愉心情。
结尾两句,点破诗题“赠友人”之意。在诗人看来,友人是“同怀人”,是有同等雅趣同样襟怀的人,所以便以自己每日苦吟的生活和对作诗的独到见解,毫不隐讳地“书赠”之。而且,特意嘱告友人不要把他“书赠”之语,等闲视之,要能体会到他的“词中”是饱含了许“多苦辛”的。
诗人取生活中从井中汲水的寻常琐事,来比喻自己的苦吟生活,鲜明生动,通俗自然。在诗里,作诗的本体与汲水的喻体,紧密相扣,互相生发,既可以把微妙的精神活动的物质化,变得通俗易懂,又可以随着具体的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开拓人的思路,从而想得很深很广。词浅意深,深入浅出,是本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贾岛交友甚广,据考证其一生结交友人达一百四十人之多,其中有许多诗人皆是向他学习作诗的。此诗即贾岛向友人道明其创作心得而作。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
鸳鸯暖卧沙浦,鸂鶒闲飞橘林。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
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还了酒家钱,便好安眠。大槐宫里着貂蝉。行到江南知是梦,雪压渔船。
盘礴古梅边,也是前缘。鹅黄雪白又醒然。一事最奇君记取:明日新年。
余过吴兴,李公择生子,三日会客, 作此词戏之。
惟熊佳梦,释氏老君亲抱送。壮气横秋,未满三朝已食牛。
犀钱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多谢无功,此事如何着得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