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上吴处士

唐代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白话译文

自从你扬帆远航到福建,已经是几度月缺又月圆。

分别时秋风吹拂着渭水,落叶飘飞洒满都城长安。

记得在送别宴会的夜晚,雷雨交加天气让人生寒。

你乘坐的船还没有返回,你的消息还远在海云边。

词句注释

  1. 处士:指隐居林泉不入仕的人。
  2. 闽国:指今福建省一带地方。
  3. 蟾蜍(chán chú):即癞蛤蟆。神话传说中月里有蟾蜍,所以这里用它指代月亮。亏复团:指月亮缺了又圆。一作“亏复圆”。
  4. 亏:一作“还”。
  5. 渭水:渭河,发源甘肃渭源县,横贯陕西,东至潼关入黄河。
  6. 生:一作“吹”。
  7. 此地:指渭水边分别之地。
  8. 兰桡(ráo):以木兰树做的船桨,这里代指船。
  9. 殊:犹。
  10. 海云端:海云边。因闽地临海,故言。

作品赏析

贾岛这首《忆江上吴处士》诗载于《全唐诗》卷五七二。此诗“秋风生(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是贾岛的名句,为后代不少名家引用。如宋代周邦彦《齐天乐》词中的“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元代白朴《梧桐雨》杂剧中的“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都是化用这两句名句而成的,可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

此诗开头说,朋友坐着船前去福建,很长时间了,却不见他的消息。

接着说自己居住的长安已是深秋时节。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长安落叶遍地,显出一派萧瑟的景象。特意提到渭水是因为渭水就在长安郊外,是送客出发的地方。当日送朋友时,渭水还未有秋风;此时渭水吹着秋风,自然想起分别多时的朋友了。

此刻,诗人忆起和朋友在长安聚会的一段往事:“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他那回在长安和这位姓吴的朋友聚首谈心,一直谈到很晚。外面忽然下了大雨,雷电交加,震耳炫目,使人感到一阵寒意。这情景还历历在目,一转眼就已是落叶满长安的深秋了。

结尾是一片忆念想望之情。“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由于朋友坐的船还没见回来,自己也无从知道他的消息,只好遥望远天尽处的海云,希望从那儿得到吴处士的一些消息了。

这首诗中间四句言情谋篇都有特色。在感情上,既说出诗人在秋风中怀念朋友的凄冷心情,又忆念两人往昔过从之好;在章法上,既向上挽住了“蟾蜍亏复圆”,又向下引出了“兰桡殊未返”。其中“渭水”、“长安”两句,是此日长安之秋,是此际诗人之情;又在地域上映衬出“闽国”离长安之远(回应开头),以及“海云端”获得消息之不易(暗藏结尾)。细针密缕,处处见出诗人行文构思的缜密严谨。“秋风”二句先叙述离别处的景象,接着“此地”二句逆挽一笔,再倒叙昔日相会之乐,行文曲折,而且笔势也能提挈全诗。全诗把题目中的“忆”字反复勾勒,笔墨厚重饱满,是一首生动自然而又流畅的抒情佳品。

创作背景

贾岛未中进士前在京城长安时结识了一个隐居不仕的朋友吴处士,后来吴处士离开长安乘船到福建一带,贾岛很思念他,便写了两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其具体的创作时间有待考证。

名家点评

  • 《唐摭言》:(贾岛)元和中尝跨驴张盖,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岛忽吟曰:“落叶满长安”,志重其冲口直致,求足一联,杳不可得,不知身之所从也。因之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而释之。
  • 《瀛奎律髓》:或问此诗何以谓之变体,岂“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为壮乎?曰:不然。此即唐人“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也。其变处乃是“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人所不敢言者。或曰:以“雷雨”对“聚会”,不偏枯乎?曰:两轻两重自相对,乃更有力。但谓之变体,则不可常尔。
  • 《艺苑卮言》:“秋风吹渭水,明月满长安”。置之盛唐,不复可别。
  • 《诗源辨体》:尚有初、盛唐气格,惜非完璧。其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古今胜语,而不自知爱。
  • 《唐诗镜》:三四兴致自然。
  • 《唐风定》:句中元气,如此最不多。
  •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魏淳父《风骚句法》:“秋风”一联为“洞庭摇橹”,谓双有声也。王世贞曰:次二句置之盛唐,不复可别。当秋风落叶之际,念故人久别不返,因追想当时聚首情景,浑古遒劲,深浅合度。
  • 《围炉诗话》:“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非叙景,乃引情也。
  • 《唐诗成法》:格法老。……“秋风”是今日事,“雷雨”是当时事;雷雨寒时尚得相聚,秋风摇落乃不得相聚,写“忆”字入骨。三四昔人称其盛唐佳句,不知五六绝妙。
  • 《说诗晬语》:贾长江“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温飞卿“古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卑靡时乃有此格!后唯马戴亦间有之。
  • 《瀛奎律髓汇评》:冯舒:次联直凌二谢。冯班:此诗高处只在次联,直敌过仲宣“灞陵”句矣。纪昀:天骨开张,而行以灏气,浪仙有数之作。而以五六逆挽为佳处,浅矣。
  • 《石洲诗话》:《摭言》称贾岛跨驴天街,吟“落叶满长安”之句,唐突京尹。然此诗联对处极为矫变,必非凑泊而成者也。
  •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二句诚佳,然不是本家笔(“秋风”二句下)。

猜你喜欢

酒泉子·楚女不归

唐代 • 温庭筠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宝绘堂记

宋代 • 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皆以儿戏害其国凶此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日记。

登辨觉寺

唐代 • 王维

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

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

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赠孟浩然

唐代 •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夜坐吟

唐代 • 李白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

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

金缸灭,啼转多。

掩妾泪,听君歌。

歌有声,妾有情。

情声合,两无违。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贾岛
简介描述:

贾岛(779年—843年8月27日),唐范阳(今北京西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自号“碣石山人”。唐代诗人,人称“诗奴”。

约在贞元九年(793年),贾岛因生计无落,于北岳恒山出家。法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在韩愈的劝说下,约在元和七年(812年)还俗,并首次参加了科举,但最终落第。后累举不中第。开成二年(837年)九月,因诽谤罪,被贬做遂州长江县(今遂宁市大英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开成五年(840年)九月,迁普州司仓参军。会昌三年(843年),贾岛在普州官舍去世。

贾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重词句锤炼。与孟郊齐名,后人以“郊寒岛瘦”喻其诗之风格。著有《长江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