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

南北朝颜之推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白话译文

大司马王僧辨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非常严谨方正;王僧辨在湓城驻守时,是统率三千人的将领,年龄已过四十岁,但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还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辨才能成就功业。梁元帝的时候,有一位 学士,聪明有才华,被父亲娇宠,缺乏教养,他若有一句话 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 绝口;但他若有一件事做错了,其父便想方设法为他遮掩 粉饰,希望他自己能改正。待学士成年后,粗暴傲慢的性 情日益增长,最终因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杀死,肠子被抽 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

词句注释

  1. 王大司马:即王僧辨,南朝梁太原祁(今 山西祁县) 人,字君才,初仕北魏,归粱后任湘东 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
  2. 湓(pén) 城:也称 湓口,古城名。
  3. 梁元帝:即萧绎,字世诚,南朝 梁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 人,梁武帝第七子,初 封湘东王,镇守江陵(今属湖北) ,侯景叛乱时, 派王僧辨,陈霸先等讨景,事平后,在江陵即帝 位。在位三年,为西魏所掳,被杀。
  4. 学士:官 名,南北朝时,学士为编纂撰述之官。
  5. 搶 :同“掩”,遮蔽,掩盖。
  6. 婚宦:结婚和做 官。此指成年。

作品赏析

《教子》是南北朝至隋初文学家颜之推所撰《颜氏家训》第二篇,成书于隋朝初期。该篇以颜氏家族教育实践为基础,系统阐述儒家伦理指导下的士族家庭教育原则,强调早期教育对子女品行塑造的关键作用。

全文通过正反案例对比论证家庭教育之道:南朝王僧辩之母魏夫人施行适度惩戒,年逾四十仍严加管教,促其成就功业;梁元帝时期某学士因父亲溺爱纵容,成年后因言行失当招致杀身之祸。作者提出“父母威严而有慈”的教养平衡原则,引用孔子“少成若天性”及俗谚“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强调胎教与幼教的重要性,批判“无教而有爱”的溺爱现象。文中还记载齐武成帝宠溺琅邪王致其骄恣亡身等历史教训,凸显古代士族对家风传承的重视。

猜你喜欢

驾幸三会寺应制

唐代 • 上官婉儿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

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

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

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丽人赋

南北朝 • 沈约

有客弱冠未仕,缔交戚里,驰骛王室,遨游许史。归而称曰:狭邪才女,铜街丽人,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价,思尚衣巾。芳逾散麝,色茂开莲。陆离羽佩,杂错花钿。响罗衣而不进,隐明镫而未前。中步檐而一息,顺长廊而回归。池翻荷而纳影,风动竹而吹衣。薄暮延伫,宵分乃至。出暗入光,含羞隐媚。垂罗曳锦,鸣瑶动翠。来脱薄妆,去留馀腻。沾粉委露,理鬓清渠。落花入领,微风动裾。

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

谁人今继作,夫子世称贤。

再动游吴棹,还浮入海船。

春光白门柳,霞色赤城天。

去国难为别,思归各未旋。

空馀贾生泪,相顾共凄然。

送崔珏往西川

唐代 • 李商隐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

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

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

清代 • 纳兰性德

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苹洲。西风听彻采菱讴。

沙岸有时双袖拥,画船何处一竿收。归来无语晚妆楼。

颜之推
简介描述:

颜之推(531年~约597年),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文学家、教育家。

颜之推年少时因不喜虚谈而自己研习《仪礼》《左传》,由于博览群书且为文辞情并茂而得到南朝梁湘东王萧绎赏识,十九岁便被任为国左常侍;后于侯景之乱中险遭杀害,得王则相救而幸免于难,乱平后奉命校书;在西魏攻陷江陵时被俘,遣送西魏,受李显庆赏识而得以到弘农掌管李远的书翰;得知陈霸先废梁敬帝而自立后留居北齐并再次出仕,历二十年,官至黄门侍郎;北齐灭后被北周征为御史上士,北周被取代后仕隋,于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后约于开皇十七年(597年)因病去世。

学术上,颜之推博学多识,一生著述甚丰,所著书大多已亡佚,今存《颜氏家训》和《还冤志》两书,《急就章注》《证俗音字》和《集灵记》有辑本。

颜之推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