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巡边晓发夏城

明代杨守礼

寂寞边城道,春深不见花。

山头堆白雪,风里卷黄沙。

计拙心惟赤,愁长鬓已华。

晋云连塞草,回首各天涯。

白话译文

边境的道路荒寂冷清,已是暮春时节,却见不到一朵花。

山顶堆积着白雪,狂风卷着黄沙四处飞扬。

我没有好的计划谋略,内心唯有一片赤诚,愁绪漫长得没有尽头,两鬓早已斑白。

晋地的云彩连着边塞的野草,回头望去,故乡与边塞早已各自远在天涯。

词句注释

  1. 春深:指深春,暮春时节。
  2. 黄沙:沙土。
  3. 计拙:想不出好的计划谋略。拙,笨拙。自谦之词。
  4. 鬓已华:鬓发已花白。
  5. 晋云连塞草:晋云,山西天空上的云。杨守礼是山西蒲州人,很自然地把山西的云和塞北的草联系起来。

作品赏析

《三月巡边晓发夏城》是明代杨守礼创作的五言律诗,收录于《嘉靖宁夏新志》《万历朔方新志》等方志。该诗创作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杨守礼任宁夏巡抚期间,彼时他正主持边防修筑事务,夏城即明代宁夏镇城(今银川市)。

全诗以“寂寞边城道”开篇,描绘了边城春深仍“不见花”的荒寒景象,“山头堆白雪,风里卷黄沙”进一步渲染塞外风物。后四句通过“计拙心惟赤”自谦才干不足仍怀赤诚,以“愁长鬓已华”感慨戍边岁月,尾联“晋云连塞草”借山西故乡之云与塞北荒草相连的意象,暗含遥思故土之情。

猜你喜欢

思子亭记

明代 • 归有光

震泽之水,蜿蜒东流,为吴淞江,二百六十里入海。嘉靖壬寅,予始携吾儿来居江上,二 百六十里之水中也。江至此欲涸,萧然旷野,无辋川之景物,阳羡之山水。独自有屋数十榲,中颇 弘邃,山池亦胜,足以避世。予性懒出,双扉昼闭,绿草满庭,最爱吾儿与诸弟游戏,穿走长廊之 间。儿来时九岁,今十六矣。诸弟少者三岁、六岁、九岁。此予生平之乐事也。

十二月己酉,携家西去,予岁不过三四月居城中,儿从行绝少,至是去而不返。每念初八之 日,相随出门,不意足迹随履而没。悲痛之极,以为大怪,无此事也。盖吾儿居此,七阅寒暑,山池 草木,门阶户席之间,无处不见吾儿也。

葬在县之东南门。守冢人俞老,薄暮,见儿衣绿衣,在享堂中。吾儿其不死耶?因作思子之亭,徘徊四望,长天寥靡,极目于云烟杏霭之间,当必有一日见吾儿翩然来归者。于是刻石亭中。

乌江项王庙

清代 • 严遂成

云旗庙貌拜行人,功罪千秋问鬼神。

剑舞鸿门能赦汉,船沉巨鹿竟亡秦。

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

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独为灵均。

梵天寺木塔

宋代 • 沈括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回前诗

清代 • 曹雪芹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东山吟

唐代 • 李白

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

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

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

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杨守礼
简介描述:

杨守礼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