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自乐

元代孙周卿

想天公自身有安排,展放愁眉,开着吟怀。款击红牙,低歌玉树,烂醉金钗。花谢了逢春又开,燕归时到社重来。兰芷庭阶,花月楼台。许大乾坤,由我诙谐。

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白话译文

想一想,老天爷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应该舒展愁眉,开怀吟唱。慢慢地打着红牙拍板,低声唱着《玉树后庭花》,烂醉于美女丛中。花凋谢了,等到明年春天还会绽放。燕子飞走了,等到明年春社日时还会回来。庭院台阶上长满了兰草和白芷,楼台上明月高挂,照着周围盛开的花朵。天地这么宽大,任由我每天开心快乐。

圆茅屋正对着山坳,我用山中砍来的竹子做饭,用山泉煮茶。我享受着山中采来的芋头、红薯、香葱、韭菜、水果和鲜花。山中溪水的声响好像冰块敲打着月牙。山中乌云扫过,惊散了乌鸦。山色最美,山景真让人赞叹。晴天里山外飘着彩霞,山下住着户人家。

词句注释

  1. 蟾宫曲:蟾宫曲:又名折桂令,此调又名《百字折桂令》、《天香引》、《秋风一枝》。此调为元人小令曲名。
  2. 红牙:指调节乐曲板眼的擅板。款:缓,慢。
  3. 玉树:指【玉树后庭花】,乐府吴声歌曲。这里泛指歌曲。
  4. 社:指社日,古时春秋两次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这里是指春社。
  5. 草团标:茅草小屋。
  6. 山溜:山间泉水。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元代文人从儒家传统人生价值观下解脱出来、放纵自我、洒脱无羁情怀的曲子。透过文字,好像看到了曲家那凌然飘逸、自乐在其中的形象。

此曲分四层。开篇三句为第一层。起首以“想”字总领,起笔不凡,透漏出洒脱之神。此处的“想”不是唯利是图的狗苟蝇营,不是成日虚幻的瞻前顾后,而是超乎物外的大气的精神自由。不管世间有多少令人不欢、紧锁愁眉的事情,都不要为之戚然,要想到“天公自有安排”,所以尽可“展放愁眉”,尽可“开着吟怀”。吟怀就是作者吟诗作曲的情怀,以诗化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愁眉”,但不是凄凄惨惨戚戚的婉约,而是打开羁绊的放纵。第二层“款击红牙,低唱玉树,烂醉金钗”,写出曲家放歌、醉酒、携妓的无所拘束的放纵情态。缓敲着红牙板子,低声歌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纵情豪饮,携歌女而坐。这同“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的关汉卿和在“风月营”“列旌旗”“莺花寨”“排剑戟”“翠红乡”“施谋智”的王实甫之类书会才人有精神上的共通点,即潇洒不羁,具有真我性情。第三层“花谢”四句空间由室内移到室外,抒情由直抒胸臆到融情于景。花谢不必忧伤,因为逢春会又开,燕子归去到春社还会回来。幽兰白芷香飘庭阶,明月普照摆满鲜花的楼台。置身此间,怎能不惬意无比!世间哪里还有“愁眉”可言?顺此情感之下,水到渠成,将全曲的境界推至顶点:“许大乾坤,由我诙谐”。如此广大的世界,任由我自如谈笑。这是一个多么逍遥的形象,具有庄子哲学的睿智。世界是博大的,也充满着诸多欲望、诱惑,功名富贵,但这全不在作者的视野之内。作者所追求的是超然物外的旷达潇洒。这是作者的自乐,也是作品给予读者的审美趣味之所在。

在艺术上,这首散曲给人一种与表现的主题一致的飘逸洒脱之气。尽管仅仅是首散曲,但构思精巧,层次井然。看似随意而出,实则非常讲究。开篇以“想”字总领,接着分层抒写,最后上升到顶点。

这首散曲抒写隐居山林的闲适而又自得其乐之情,勾画出一幅远离红尘烦器的悠闲生活图画,寄托着作者的人生追求。

散曲起首从自己的居所落笔,“草团标正对山凹”,“草团标”,即圆形草屋,它正对着山凹,说明其有一线洞天,作者由此可极目远眺,可见住所环境的惬意。接着,描写饮食,山间的翠竹可以用来煮饭,清冽的山泉可以煎茶,尽管比不上李白笔下的“清酒”“珍馐”,但对作者来说已是自得其乐。不仅有香甜的米饭、清茶,而且有山间众多的山味以饱口福。“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既是美味佳肴,更是充满山野气息的自然美景,弥漫着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红尘俗趣的自然的静谧恬淡之趣。接下来“山溜”两句更是以动衬静,以声显幽,由饮食之乐转人景致之乐。山间倾注而下的细流发出有节奏的声音犹如冰敲月牙一般清脆作响,山间掠过的白云惊动林中的乌鸦振翅四散,这一切都显示出山间空寂无人的宁静。

最后四句,总写山景,收束全篇。作者仰观晴日的彩霞,俯视山下远处的田家,山间景色如此之美,值得夸赞!至此,作者的精神境界与这大自然的景色完全融。

创作背景

此曲创作年代不详,孙周卿的散曲除这两首《蟾宫曲·自乐》之外,现在能够看到的,还有四首《水仙子·山居自乐》。孙周卿经历了宦海波涛,不得不归隐林泉,心头难免还是有点疙瘩,还须要“展放愁眉”,反复咏唱山居的乐趣,也是为了排解胸中郁闷,放宽心怀。

名家点评

  •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徐文军:这首曲子句句不离“山”字,连用十五个“山”,重见叠出,自具一格。(《元曲选》)

猜你喜欢

怨歌行

南北朝 • 庾信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

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始得西山宴游记

唐代 •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蓬莱老树苍云,禾黍高低,孤兔纷纭。半折残碑。空馀故址,总是黄尘。东晋亡也再难寻个右军,西施去也绝不见甚佳人。海气长昏,啼鳺声干,天地无春。

醉吟先生传

唐代 • 白居易

醉吟先生者,忘其姓字、乡里、官爵,忽忽不知吾为谁也。宦游三十载,将老,退居洛下。所居有池五六亩,竹数千竿,乔木数十株,台榭舟桥,具体而微,先生安焉。家虽贫,不至寒馁;年虽老,未及昏耄。性嗜酒,耽琴淫诗,凡酒徒、琴侣、诗客多与之游。

游之外,栖心释氏,通学小中大乘法,与嵩山僧如满为空门友,平泉客韦楚为山水友,彭城刘梦得为诗友,安定皇甫朗之为酒友。每一相见,欣然忘归,洛城内外,六七十里间,凡观、寺、丘、墅,有泉石花竹者,靡不游;人家有美酒鸣琴者,靡不过;有图书歌舞者,靡不观。自居守洛川泊布衣家,以宴游召者亦时时往。每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好事者相遇,必为之先拂酒罍,次开诗筐,诗酒既酣,乃自援琴,操宫声,弄《秋思》一遍。若兴发,命家僮调法部丝竹,合奏霓裳羽衣一曲。若欢甚,又命小妓歌杨柳枝新词十数章。放情自娱,酩酊而后已。往往乘兴,屦及邻,杖于乡,骑游都邑,肩舁适野。舁中置一琴一枕,陶、谢诗数卷,舁竿左右,悬双酒壶,寻水望山,率情便去,抱琴引酌,兴尽而返。如此者凡十年,其间赋诗约千馀首,岁酿酒约数百斛,而十年前后,赋酿者不与焉。

妻孥弟侄虑其过也,或讥之,不应,至于再三,乃曰:“凡人之性鲜得中,必有所偏好,吾非中者也。设不幸吾好利而货殖焉,以至于多藏润屋,贾祸危身,奈吾何?设不幸吾好博弈,一掷数万,倾财破产,以至于妻子冻馁,奈吾何?设不幸吾好药,损衣削食,炼铅烧汞,以至于无所成、有所误,奈吾何?今吾幸不好彼而目适于杯觞、讽咏之间,放则放矣,庸何伤乎?不犹愈于好彼三者乎?此刘伯伦所以闻妇言而不听,王无功所以游醉乡而不还也。”遂率子弟,入酒房,环酿瓮,箕踞仰面,长吁太息曰:“吾生天地间,才与行不逮于古人远矣,而富于黔娄,寿于颜回,饱于伯夷,乐于荣启期,健于卫叔宝,幸甚幸甚!余何求哉!若舍吾所好,何以送老?因自吟《咏怀诗》云:

抱琴荣启乐,纵酒刘伶达。

放眼看青山,任头生白发。

不知天地内,更得几年活?

从此到终身,尽为闲日月。

吟罢自晒,揭瓮拨醅,又饮数杯,兀然而醉,既而醉复醒,醒复吟,吟复饮,饮复醉,醉吟相仍若循环然。由是得以梦身世,云富贵,幕席天地,瞬息百年。陶陶然,昏昏然,不知老之将至,古所谓得全于酒者,故自号为醉吟先生。于时开成三年,先生之齿六十有七,须尽白,发半秃,齿双缺,而觞咏之兴犹未衰。顾谓妻子云:“今之前,吾适矣,今之后,吾不自知其兴何如?”

清平乐·烟深水阔

唐代 • 李白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

孙周卿
简介描述:

孙周卿,生卒年不详,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古邠(今陕西彬县)人。孙楷第《元曲家考略》谓其为古汴(今河南开封)人,曾流寓湖南。散曲今存有小令二十三首。

孙周卿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