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明朝·忆昔花间相见后

五代欧阳炯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人前不解,巧传心事,别来依旧,辜负春昼。

碧罗衣上蹙金绣,睹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想韶颜非久,终是为伊,只恁偷瘦。

白话译文

回想当初在花丛间相见后,你抬起纤纤玉手,暗中传情。又担心我在众人面前没有看懂,又想方设法巧传心事。可惜分别后又像从前一样,不能共处一处而辜负了春光。

碧罗衣上金绣的褶皱处,可见对对鸳鸯,都被泪水湿了个透。想那美好的容颜不能久驻,但终究还是为了你,竟然如此不知不觉地消瘦先去。

词句注释

  1. 蹙(cù):收缩,这里指折叠后出现了皱纹。
  2. 裛(yì):沾湿,浸染之意。
  3. 韶颜:年轻美丽的容颜。
  4. 恁(nèn):这样。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写作技巧很高,主要体现在借象造景、章法结构上片先回忆初恋,花间、纤手、红豆将两情相爱表现得清纯美好。

一个“暗”字让人如睹少女娇羞之态。得到了爱情的女子大概最喜欢心里偷偷品尝那甜美的滋味,痴心地等待再一次相聚相爱,可是人有悲欢离合,接下来的却是寂寞的时光。下片写别后相思,集中在闺房之中。女子仍是一往情深,呆呆地望着衣裙、绣被上那一对对的鸳鸯,眼泪不知不觉淌下。这样的日子长此以往,美貌将被时光吞噬。有朝一日,忽然看见镜中的容颜,消瘦憔悴得令人吃惊。

词的结尾尽管是婉约词的模式,以消瘦传形,但并无落套之感,反倒十分动人,这就是情的作用,这就是言情之作可以永恒的道理。当然“恁”、“偷”字用得好,也有新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看到一个女郎在收红豆的时候有意向自己暗恋的男子抛手中的红豆,自以为是在巧传心事,谁知男子并不理解的场景,随后女子背地里伤心落泪,殷默消瘦。作者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词。

名家点评

  • 汤显祖《花间集》:“无甚雕巧,只是铺排妥当,自无村妆羞涩态。”

猜你喜欢

闻鹊喜·吴山观涛

宋代 • 周密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虞美人·宝檀金缕鸳鸯枕

五代 • 毛文锡

宝檀金缕鸳鸯枕,绶带盘宫锦。夕阳低映小窗明,南园绿树语莺莺,梦难成。

玉炉香暖频添炷,满地飘轻絮。珠帘不卷度沉烟,庭前闲立画秋千,艳阳天。

东施效颦

先秦 • 庄周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杜司勋

唐代 • 李商隐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

胡无人

唐代 • 李白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无人,汉道昌。

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欧阳炯
简介描述:

欧阳炯(896年—971年),益州华阳(今属四川成都市)人,五代十国时后蜀词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