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忽然听到韩少府前来拜访的消息,我笑着穿上衣服走出了草堂。
村里的小孩没有见过官员华贵的马车,都慌忙地跑到芦苇荡里,把自己藏了起来。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迎接友人时的喜悦心情。诗中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题目中的“喜”字表达了诗人高兴的心情,“喜”字也是全诗的诗眼,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的基调。
诗从“忽闻”写起,一个“忽”字表示了事情的突然,也写出了出乎意料的惊喜之感;第二句从动作写起,“笑”字紧扣了题目中的“喜”字,穿衣迎接动作,透露着一股欣喜的情感。
这两句诗从正面描写了“见访”的情景。后两句就写了孩子们藏起来时的景象,一方面描写了普通家庭的孩子们都没见过世面,胆小;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官员们在孩子心里的影响。
诗人虽然地位低下,但也掩饰不了官员来访时他高兴的心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影响和声望。“儿童不惯见车马,走人芦花深处藏。”尾句从侧面描写了“见访”。
这首诗用简短的文字写出了诗人遇有官员来访的欣喜心情,同时也显示诗人在当时有一定的声望和影响。诗写得通俗易懂,而且生活气息很浓。
该诗具体创作时间未知。胡令能隐居圃田,圃田是列子之乡,胡令能对列子推崇备至,时常祭祀列子,他深受列子的影响,成就了一副道家风骨,他宁可曳尾于涂,逍遥于世,也不愿意劳心劳力,为仕途功名去奔走。韩少府早闻胡令能的才名,特意来访,胡令能作《喜韩少府见访》叙述此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一晌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