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献送相公

唐代李频

五月倾朝谒紫宸,一朝无分在清尘。

含香已去星郎位,衣锦惟思婺女邻。

折狱也曾为俗吏,劝农元本是耕人。

知将何事酬公道,只养生灵似养身。

白话译文

五月一日满朝文武官员进宫面见圣上,他们没有机会到达逍遥清静的境界了。

我这个曾经口含鸡舌香的郎官已经离开了那个星郎位,现在我只想衣锦回到家乡的近邻——建州去。

我原来也曾当官断案,现在我要规劝老百姓耕种,因为我原本也是一个农民。

我知道该用什么报答皇帝的恩泽(诗人自请外放),我会像惠养自己的身体一样关心百姓的。

词句注释

  1. 紫宸:宫殿名,天子所居。
  2. 含香:指口含鸡舌香,古代尚书郎奏事答对时,口含鸡舌香以去秽,常用指侍奉君王。
  3. 星郎:古代对郎官的称呼。
  4. 婺女:二十八星宿之一,分野为作者故乡浙江一带。 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阙,感怀献送相公。
  5. 题目: 五月一日,我原来的官职被人替代(诗人原本的官职已经罢免)不得随例入朝面见皇上而有所感想因而赋诗赠与某人(相公)的。

作品赏析

《感怀献送相公》是唐代诗人李频于乾符二年(875年)自请外放为建州刺史时创作的诗作。全诗通过“折狱也曾为俗吏,劝农元本是耕人”等诗句,展现了作者依法治政、劝农生产的为政理念,同时以“只养生灵似养身”表达了爱民如己的情怀。诗中既流露出因官职变动无法随例入阙的怅惘,更体现了赴任建州后勇挑平乱治民重担的决心。

猜你喜欢

遐方怨·欹角枕

清代 • 纳兰性德

欹角枕,掩红窗。梦到江南,伊家博山沈水香。湔裙归晚坐思量。轻烟笼翠黛,月茫茫。

金缕曲·闻杜鹃

宋代 • 刘辰翁

少日都门路。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十八年间来往断,白首人间今古。又惊绝,五更一句。道是流离蜀天子,甚当初,一似吴儿语。臣再拜,泪如雨。

画堂客馆真无数。记画桥,黄竹歌声,桃花前度。风雨断魂苏季子,春梦家山何处?谁不愿,封侯万户?寂寞江南轮四角,问长安,道上无人住。啼尽血,向谁诉?

南歌子·又是乌西匿

近现代 • 王国维

又是乌西匿,初看雁北翔。好与报檀郎。

春来宵渐短,莫思量。

长相思·惜梅

宋代 • 刘克庄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石州慢·寒水依痕

宋代 • 张元干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消肌雪。孤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到得再相逢,恰经年离别。

李频
简介描述:

李频(815年-876年),字德新,睦州寿昌(今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人,唐朝末期诗人。

李频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和九年(835年),曾谒见杭州刺史姚合,开成四年(839年)又赴京城长安和陕州干谒姚合。曾多次应举不第,至大中八年(854年),方才登进士第。后任校书郎,参黔中幕府。府罢东归,授南陵主簿。试判入等,迁武功令。咸通初,为京兆府参军。政绩卓越,后擢为侍御史,累迁都官员外郎。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出为建州刺史,政绩卓著,百姓安康。次年(876年),卒于任上。

李频工诗,与方干、薛能及“咸通十哲”友善,尤擅长近体,用心苦吟,工于雕琢,自言“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新唐书·艺文志四》《宋史·艺文志七》著录《李频诗》1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频集》1卷,《澹生堂藏书目》著录《李建州梨岳集》2卷,不存。今存《梨岳诗集》1卷,嘉熙三年(1239年),王埜刊版以传。《全唐诗》存诗3卷又2首,《全唐诗补编》共补诗6首,断句2句。

李频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