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杏花初

宋代李彭老

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

忍重见。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老了刘郎,天远玉箫伴。几番莺外斜阳,阑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

白话译文

杏花初绽颜,梅花已凋残,春天又过去了一半。门帘的影子从西边移到东边,时间流逝像飞梭一般,转眼庭院就有了黄昏的轻暗,一天就要过完。犹记得过去她在月光下戏荡秋千,笑容伴随着她醉人的容颜,曾清晰地听到她那珠玉般的歌声一串一串。

怎么忍心再看见,那把生绢制成的团扇,上有我用描金小楷题写的情言。刘郎我已老了,她却如仙女弄玉远离我在天边。多少次我在莺啼日斜的暮色中望远,把楼台的栏杆倚遍寻觅思盼。只恨那联袂成林的杨柳,再多、再浓也无法将我的思愁隔断。

词句注释

  1. 祝英台近:词牌名,又名“祝英台”“祝英台令”“怜薄命”“月底修箫谱”等。双调七十七字,上片八句三仄韵,下片八句四仄韵。
  2. 帘影飞梭:时光在帘子上飞快消逝。
  3. 合欢扇:团扇。
  4. 刘郎:汉代的刘晨,因入天台山遇到仙人。这里作者以刘郎自指。
  5. 玉箫伴:吹箫的萧史的伴侣即弄玉。这里代指自己所恋的歌女。

作品赏析

回首旧时的一段恋情,如此深微曲折地写来,词意往复,声容兼美,在宋季情词中,很少这样工秀婉丽之作。

全词上下片,分四个层次写来:第一层写如今时节,第二层写旧日初识,第三层写睹物怀人,第四层写远别愁思。人事景物,互融交炼,表现了作者十分深沉的怀念前欢的感情。

“杏花”三句,点春半时节。红杏初开,梅花落尽,由此而触起岁月如流的感慨。“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写索居独处时无聊的心境。微阳照着低垂的帘幕,小庭院里,一片漠漠轻阴。像以上几句写景之语,虽用了“杏花”“帘影”等看来是华美的词语,却构成了幽悄凄寂的氛围,词人那孤独的形象已隐现于中了。“旧时”三句,转人追忆。极力刻画,精艳绝伦。想当时她在春月下打罢秋千,那如花般美好的容颜,已使人为之倾赏不已,何况还细听她那圆转清脆的歌声呢。“秋千”一词,不可滑眼看过。唐宋时期,女子在春日有玩秋千的习俗,故当庭院春半时节,便忆起旧时月底秋千的情景,上文第三句便有着落。“香”、“玉”,喻女子的体貌芳洁,词人为之而宛转低吟,醉心不已。“吟香醉玉”,真是极痴恋之语。白居易《寄于驸马》诗:“何郎小妓歌喉好,严老呼为一串珠。”这里轻轻点出女子的身份。

过片三句,紧承上片“歌珠”意,进一层写别后的刻骨相思。三句作一句读,意谓不忍重见当日自己曾题上情诗的合欢纨扇。“合欢扇”一语,意更深长。词中用以暗示男女间的欢好。也许这扇是当初女子送给自己的定情之物。扇上题情,已包含许多难忘的事。如今重忆,旧情犹在,可惜的是旧侣已远隔天涯了。“老了刘郎,天远玉箫伴”,这是词人深悲所在。“刘郎”,词人自喻。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用刘晨重人天台寻觅仙侣不遇的故事,叹息爱情的间阻。这首词词更着“老了”二字,益增苍凉悲慨。

结处三句,含思绵渺。“遮愁”一语,虽亦见于前人词句,如晏几道《木兰花》:“碧楼帘影不遮愁”,然用在该词中,韵味更厚。杨柳栖莺,而莺啼又令人想起她那珠串般的歌声。杨柳之外是斜阳照着的山川,她已像天般遥远。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习,见了杨柳,也就勾起了离情。此词末三句把这么多意象浑融在一起,于柔婉中寓幽怨之情,深蕴而有余味。

创作背景

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由词意可以看出这首词乃词人中年之后所做。李彭老中年与量珠结合时,词人吴文英曾作《绛都春》祝贺,以“流莺常语烟中怨”赞颂他们的恋爱生活。这首词即李彭老在婚后思念量珠时所作。

名家点评

  • 宋·周密《浩然斋词话》:靡丽不失为国风之正,闲雅不失为骚雅之赋,摹拟玉台,不失为齐梁之工,则情为性用,未闻为道之累。
  • 元·陆辅之《词旨》下:警句凡九十二则:“几番莺外斜阳,栏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
  • 清·李佳《左庵词话》卷下:词家有作,往往未能竟体无疵。每首中,要亦不乏警句,摘而出之,遂觉片羽可珍。……“几番鹦外斜阳,栏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

猜你喜欢

虞美人·为梁汾赋

清代 • 纳兰性德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风尘。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

宋代 •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鞠歌行

唐代 • 李白

其一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

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

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

听曲知甯戚,夷吾因小妻。

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

洗拂青云上,当时贱如泥。

朝歌鼓刀叟,虎变磻溪中。

一举钓六合,遂荒营丘东。

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

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

其二

丽莫似汉宫妃,谦莫似黄家女。

黄女持谦齿发高,汉妃恃丽天庭去。

人生容德不自保,圣人安用推天道。

君不见蔡泽嵌枯诡怪之形状,大言直取秦丞相。

又不见田千秋才智不出人,一朝富贵如有神。

二侯行事在方册,泣麟老人终困厄。

夜光抱恨良叹悲,日月逝矣吾何之?

赠诸游旧诗

南北朝 • 何逊

弱操不能植,薄伎竞无依。

浅智终已矣,令名安可希。

扰扰从役倦,屑屑身事微。

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

一涂今未是,万绪昨如非。

新知虽已乐,旧爱尽暌违。

望乡空引领,极目泪沾衣。

旅客长憔悴,春物自芳菲。

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

无由下征帆,独与暮潮归。

瀑布联句

唐代 •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李彭老
简介描述:

李彭老(约公元1258年前后在世)字商隐(词综作字周隐,此从绝妙好词),号筼房,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佑末前后在世。淳佑中,官沿江制置司属官。工词,与周密、吴文英等相唱酬。尝纳妾,吴文英作绛都春词以贺。彭老所作词,周密绝妙好词采录不少,与弟李莱老同为宋遗民词社中重要作家,合有《龟溪二隐词》。

李彭老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