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润州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

宋代杨蟠

世上蓬莱第几洲,长云漠漠鸟飞愁。

海山乱点当轩出,江水中分绕槛流。

天远楼台横北固,夜深灯火见扬州。

回船却望金陵月,独倚牙旗坐浪头。

白话译文

想要登上那如蓬莱仙山般的金山,万里高空上雾霭沉沉,就连飞鸟也为难以飞往而发愁。

海与山在疾驶的舷船交替出现,船在夜色中破浪前行,海水在船的两侧奔流而去。

北固山上的楼台已经远在天边,夜幕扬州的灯火渐渐出现在眼前。

回首遥看那金陵的明月,正挂在乘风破浪的船的牙旗上,宛如独自坐在浪头上。

词句注释

  1. 裴如晦:作者友人,与王安石有交往。
  2. 蓬莱:神话传说中的神山。相传渤海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诗文中借以比喻仙境。
  3. 漠漠:云烟密布的样子。
  4. 槛:栏杆。
  5. 牙旗:旗杆上饰以象牙的旌旗,这里指代裴如晦的官船。

作品赏析

《陪润州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是北宋诗人杨蟠创作的七言律诗,作于陪同友人裴如晦游览镇江金山后。杨蟠为庆历六年进士,曾任杭州通判等职,与苏轼有诗文唱和。

全诗以蓬莱仙境喻金山夜景,通过时空转换展现不同视角:首联以长云飞鸟渲染暮色,颔联以“乱点”“绕槛”动态刻画山水灵气,颈联借北固山与扬州灯火勾勒苍茫天地,尾联独出心裁描绘金陵月影倒映江浪,以“独倚牙旗坐浪头”收束,赋予江月拟人化意境。诗中化用李白、李商隐等前人意象,动词锤炼精妙,虚实结合的构图凸显律诗结构张力 。

猜你喜欢

酒泉子·月落星沈

唐代 • 韦庄

月落星沈,楼上美人春睡。绿云倾,金枕腻,画屏深。

子规啼破相思梦,曙色东方才动。柳烟轻,花露重,思难任。

临江仙·寒柳

清代 • 陈维崧

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并无黄叶伴飘飘。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

云压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烧。好留蛮样到春宵。三眠明岁事,重斗小楼腰。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清代 • 查慎行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

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

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白头吟

两汉 • 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杨蟠
简介描述:

杨蟠(约1017-1106年),字公济,号浩然居士,临海郡章安县(今浙江省临海市),一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朝官员、诗人,庆历六年(1046年),中进士,初任和州、密州、泗州推官,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出任杭州通判,与知州苏轼唱和甚多。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去世。

杨蟠与诗人苏舜钦、梅尧臣并列,生平诗作甚多,“为诗数千篇”(《宋史》),辑有《章安集》、《钱塘百咏》、《西湖百咏》。人品和诗作,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文坛名宿所赏识。

杨蟠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