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吟

两汉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白话译文

洁白犹如山上雪,纯洁就像云间月。

听说你已生二心,所以来与你决绝。

今日相会饮斗酒,明日沟边两分别。

小步徘徊御沟上,沟水东西在流淌。

孤寂凄凉又悲伤,我嫁你娶莫哭嚷。

只愿诚得一心人,白头到老不相忘。

竹竿柔弱有多长,鱼尾摇动多欢畅!

男儿本应重情义,为何恃富将我忘?

词句注释

  1. 白头吟: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调名,后世多用此调写妇女的被遗弃。
  2. 皑:洁白。
  3. 皎:白而亮。
  4. 两意:犹“二心”(和下文“一心”相对),指情变。
  5. 决绝:断绝。
  6. 斗:盛酒的器具。
  7. 躞蹀(xiè dié):走貌。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
  8. 凄凄:悲伤状。
  9. 竹竿:指钓竿。嫋嫋:同“袅袅”,动摇貌。一说柔弱貌。
  10. 簁(shāi)簁:形容鱼尾像濡湿的羽毛。在中国歌谣里钓鱼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这里用隐语表示男女相爱的幸福。
  11. 意气:这里指感情、恩义。
  12. 钱刀:古时的钱有铸成马刀形的,叫做刀钱。所以钱又称为钱刀。

作品赏析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弃妇形象。全诗每四句构成一个意群。诗意递进,稳当而有规律。大致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沟水东西流”以前叙述女子与男子相决绝的场景,“凄凄复凄凄”以下写她由自己爱情生活经历的曲折引出对女子择偶标准的认识。这两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为读者完整地塑造了一个容貌窈窕美丽、性格似柔实刚的、感情丰富真挚的女子形象,还给涉世未深的女子奉献了切实、深刻、有益的生活诲语。叙事性与教诲性相结合成了此诗的一个明显的特点。

开头四句是全诗故事的开端。头两句是一篇的起兴,言男女爱情应该是纯洁无瑕的,犹如高山的白雪那样一尘不染;应该是光明永恒的,好似云间的月亮皎皎长在。这不仅是一般人情物理的美好象征,也当是女主人公与其丈夫当初信誓旦旦的见证。诚如清人王尧衢云:“如雪之洁,如月之明,喻昔日信誓之明也。”(《古诗合解》)但也有解为“以‘山上雪’‘云间月’之易消易蔽,比起有两意人”(张玉榖《古诗赏析》)。意亦可通。解为反面起兴,欲抑先扬,似更觉有味。接着二句突转。“有两意”,既与首二句“雪”“月”相乖,构成转折,又与下文“一心人”相反,形成对比,前后照应自然,而谴责之意亦彰,揭示出全诗的决绝之旨。“今日”以下四句写两人告别欢日,决绝于御沟之上。“今日”“明旦”是为了追求诗歌表述生动才选用的措辞,如果把“明旦”句理解为“明天就可在沟边分手”,不免过于拘泥字句的意思,反而失去了诗人的真意。此句承上正面写决绝之辞。“东西流”以渠水分岔而流喻各奔东西;或解作偏义复词,形容爱情如沟水东流,一去不复返了,义亦可通。

“凄凄”四句忽一笔宕开,言一般女子出嫁,总是悲伤而又悲伤地啼哭,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只要嫁得一个情意专一的男子,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就算很幸福了。言外之意,自己今日遭到遗弃才最堪凄惨悲伤,这是初嫁女子无法体会到的滋味。作者泛言他人而暗含自己,辞意婉约而又见顿挫;已临决绝而犹望男方转变,感情沉痛而不失温厚。结尾四句,复用两喻,说明爱情应以双方意气相投为基础,若靠金钱关系,则终难持久,点破前文忽有“两意”的原故。以鱼竿的柔长轻盈摆动和鱼尾的滋润鲜活,比喻男女求偶,两情欢洽。《诗经》这类比兴较多,如《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毛传》:“钓以得鱼,如妇人待礼以成为室家。”但此处联下文之意,似又隐含爱情若不以意(义)气相知,仅以香饵诱鱼上钩,恰似只靠金钱引诱,那爱情是靠不住的。故清人朱嘉微曰:“何以得鱼?须芳其饵。若一心人意气自合,何须芳饵为!”(《乐府广序》)结句点破男子“有两意”是因为金钱关系。后八句是女主人公的人生经验之谈,它们好似一组格言,给人们有益的教诲。她自己从这场生活的变故中悟到了爱情的真谛,两性结合的幸福绝不是建筑在金钱上面的,而是需要真心相爱。“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这从男子的角度说,意谓假如真的怀有深重的情义,又何必炫耀金钱,靠它来吸引异性;从女子的方面说,意谓她们择偶千万不能把金钱当作首要的条件,男人的情意如何才是最重要的。

全诗多用比兴和对偶,雪、月、沟水、竹竿、鱼尾等喻象鲜明生动而又耐人寻味。一、二,五、六,十三、十四等句皆工对而又自然。此外,四句一解,每解换韵,而诗意亦随之顿挫,声情与辞情达到完美的统一。

创作背景

据《西京杂记》卷三记载卓文君作《白头吟》。相传卓文君十七岁便守寡。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她一听倾心,一见钟情。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卓父的强烈阻挠。作者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和对幸福的追求,毅然逃出了卓府,与深爱之人私奔。可是司马相如却让作者失望了。当他在事业上略显锋芒之后,久居京城,产生了纳妾之意,准备娶茂陵的一个女子为妾。于是卓文君作此《白头吟》,表达她对爱情的执著和向往,以及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韧。

名家点评

  • 明代徐师曾:“其格韵不凡,托意婉切,殊可讽咏。后世多有拟作,方其简古,未有能过之者。”(《乐府明辨》)
  • 明代陆时雍:“文君骄怨,《白头吟》意气悍然决裂殆尽。‘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此身已久属长卿,顾安所得而誓不离耶?鱼不受饵,竿长何为?‘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似诮长卿富易妻也。”(丁福保《汉诗菁华录笺注》)
  • 清初陈祚明:“明作决绝语,然语语有冀望之情焉,何其善立言也!钱刀以比颜色,将意气二字责之。”(丁福保《汉诗菁华录笺注》)
  • 清初王夫之:“亦雅亦宕,乐府绝唱。……必谓汉人乐府不及三百篇,亦纸窗下眼孔耳。屡兴不厌,天才,欲比文园之赋心。”(《古诗评选》卷一)
  • 清代张玉榖:“凄凄四句,盖终冀其变两意为一心,而白头相守也。妙在从人家嫁娶时凄凄啼哭,凭空指点一妇人同有之愿,不着己身说而己身已在里许。用笔能于占身分中,含得勾留之意,最为灵警。”(《古诗赏析》)

猜你喜欢

灵乌赋

宋代 • 梅尧臣

乌之谓灵者何?噫,岂独是乌也。夫人之灵,大者贤,小者智。兽之灵,大者麟,小者驹。虫之灵,大者龙,小者龟。鸟之灵,大者凤,小者乌。

贤不时而用智给给兮,为世所趍;麟不时而出驹流汗兮,扰扰于修途。龙不时而见龟七十二鑚兮,宁自保其坚躯。凤不时而鸣乌鵶鵶兮,招唾骂於邑闾。

乌兮,事将兆而献忠,人反谓尔多凶。凶不本于尔,尔又安能凶。凶人自凶,尔告之凶,是以为凶。尔之不告兮,凶岂能吉?告而先知兮,谓凶从尔出。

胡不若凤之时鸣,人不怪兮不惊。龟自神而刳壳,驹负骏而死行,智骛能而日役,体劬劬兮丧精。乌兮尔灵,吾今语汝,庶或汝听:结尔舌兮钤尔喙,尔饮喙兮尔自遂。同翱翔兮八九子,勿噪啼兮勿睥睨,往来城头无尔累。

登高丘而望远

唐代 • 李白

登高丘,望远海。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岘山怀古

唐代 • 陈子昂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荔枝图序

唐代 • 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闲居寄端及重阳

唐代 • 韦应物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

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

卓文君
简介描述:

卓文君(前175年~前121年),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省邛崃县)人,祖籍为赵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四川临邛巨富卓王孙之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作为才女,代表作有《白头吟》《诀别书》等。她夜奔相如的故事,流行民间,并为后世小说、戏曲所取材。也为后代的知识女性树立了自由恋爱的榜样。卓文君的远山眉妆在唐宋时期流行不衰,西汉刘歆《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妻卓文君,眉如远山,细长而曲,色微淡,时称“远山眉”,当时妇女多仿效之。

卓文君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