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沈野逸东皋天街卢楼追凉小饮。
夜空似水,横汉静立,银浪声杳。瑶镜奁小。素娥乍起、楼心弄孤照。絮云未巧。梧韵露井,偏借秋早。晴暗多少。怕教彻胆,蟾光见怀抱。
浪迹尚为客,恨满长安千古道。还记暗萤、穿帘街语悄。叹步影归来,人鬓花老。紫箫天渺。又露饮风前,凉堕轻帽。酒杯空、数星横晓。
夜晚的天空寒凉如水,横在天际的河汉静静地停在那里,银河的浪声旷远沉寂,全无声音。小月高挂,如玉镜般洁白无瑕。我眼中的素娥——歌伎不期然地起床,在楼阁的中央独自的拿著镜子顾影自怜。如棉絮的浮云还未结成美妙的形状。梧桐树在无盖之井旁边,因风吹动而发出优美而有韵律的声音,好似偏要怜惜秋天早已来临。我经历过不少晴暗的日子,而最怕的是,月亮射出透胆的寒光,照见我心中的凄凉往事。
我久已浪迹天涯,此刻仍然作客异乡。我心中的愁恨充满了所有名城的街道。还记得,当日暗淡的萤火虫穿帘轻飞,而街上空无一人的时刻。当我骑马归来,看见自己两鬓斑白的时候,真是感慨万千!紫萧——我所爱的人儿啊,远隔天涯,无从得见。又一次我在风中露天而独酌,而凉风将我头上的小帽吹下来!我无情而饮,以致酒杯都空了。抬头只见疏落的几点星光横在破晓的天空中。
”这首词体现了“用笔幽邃”的特点。如上片的“晴暗”三句,既写出了月亮的明朗与阴暗,又写出了自己怀抱的开朗面与阴暗面,又写出了怕教月光照见自己心灵阴暗角落的心理,笔意一层比一层深入。这首词还体现了“炼字炼句”的特点。如下片的“人鬓花老”,不写年老而写花老。“花”字极妙,既形象地表现了华发霜鬓的特点,又与上片“秋早”遥相呼应。

绿树始摇芳,芳生非一叶。
一叶度春风,芳芳自相接。
色杂乱参差,众花纷重叠。
重叠不可思,思此谁能惬。
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反,陷没洛阳。王师败绩,关门不守。车驾幸蜀,途次马嵬驿,六军不发,赐贵妃自尽,然后驾行。次骆谷,上登高下马,望秦川,遥辞陵庙,再拜,呜咽流涕,左右皆泣。谓力士曰:“吾听九龄之言,不到于此。”乃命中使往韶州,以太牢祭之。因上马索长笛,吹笛,曲成,潸然流涕,伫立久之。时有司旋录成谱,及銮驾至成都,乃进此谱,请名曲。帝谓:“吾因思九龄,亦别有意,可名此曲为《谪仙怨》。”其旨属马嵬之事。厥后以乱离隔绝,有人自西川传得者,无由知,但呼为《剑南神曲》。其音怨切,诸曲莫比。大历中,江南人盛为此曲。随州刺史刘长卿左迁睦州司马,祖筵之内,长卿遂撰其词。吹之为曲,意颇自得。盖亦不知本事⒁。余既备知,聊因暇日撰其辞,复命乐工唱之,用广其不知者。其词曰:
胡尘犯阀冲关,金辂提携玉颜。云雨此时萧散,君王何日归还?
伤心朝恨暮恨,回首千山万山。独望天边初月,蛾眉犹自弯弯。
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
劳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见夕阳三径里,乱蝉嘶罢柳阴阴。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谁与共?卧看星河尽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