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清晨蓝云笼罩,秋日玉树挂枝,金钏和霞枝交相辉映。宫女从昭阳宫起身,冷得肌肤起鸡皮疙瘩。浓香无处安放,随着冷风露珠飘散。铺开绣垫,怕花儿落在空阶上,变成萤火虫飞走。
三十六宫愁云密布,问谁能持金锸,把愁绪和月光一起移走。西厢的门锁被拉开,清酒素手再次相携。秋天到来,鬓发增添了多少白丝,任凭乌纱帽压低花枝。正是落叶时节,叹息停留在此,客人还未归来。
《声声慢·咏桂花》是南宋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咏物词,创作于其游幕羁旅期间。作品以平韵格写成,收录于《梦窗词》中,融合咏物与抒情,体现宋代婉约词的艺术特质。
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以细腻笔触描绘庭院桂花,通过“金钏霞枝”“浓香”等意象刻画其华美形态与短暂芬芳,暗喻美好易逝的感怀;下片借“三十六宫”“广寒仙宫”等神话典故展开幻想,通过“秋来鬓华”“客又未归”等句直抒漂泊之愁。词作以现实与想象交织的结构,运用意象叠加、典故反用等手法,在咏桂中渗透个人身世之悲,展现“思深语丽”的创作风格。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
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
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件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春城丽白日,阿阁跨层楼。
苍江忽渺渺,驱马复悠悠。
京洛多尘雾,淮济未安流。
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
夫君良自勉,岁暮勿淹留。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轥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堂,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有系,会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