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令·沉思十五年中事

清代龚自珍

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飘零,不信飘零,请看床头金字经。

白话译文

我于沉思中回首十五年间的往事,想到自己才气纵横,却屡遭挫折,辜负了自己的理想,不禁泪流满面。

春天来了,我却连一个好梦都作不成,我为自己已逝的年华忏悔,然而我不相信此生终将如此,请看我的床头放着佛经。

词句注释

  1. 丑奴儿令:词牌名,即“丑奴儿”,又名“采桑子”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2. 十五年:这里指作者十八岁(嘉庆十四年,1809年)成人立志以来,到道光三年(1823年)的十五年。
  3. 箫:指赋诗忧国的哀怨幽情。剑:指报国的雄心壮志。剑态、箫心,是龚自珍诗词中经常对举出现的两个意象。
  4. 春来没个关心梦:写梦境的空虚以衬托理想的无着。关心:留心。
  5. 忏:本佛教用语,指为自陈己过,悔罪祈福。这里指对渡过的岁月感到痛惜。
  6. 请看床头金字经:是说想通过念佛经以解脱现实的处境。金字经:佛金字,指用金泥书就的文字。《法苑珠林》:“震旦国人书,大毗尼藏及修多罗藏银纸金书。”《南史·何敬容传》:“大同元年三月,武帝幸同泰寺,讲金字三惠经。”

作品赏析

词的上半阕,作者用了寥寥数笔,就把他从十七岁以来十五年间的坎坷经历粗略地描述了一番。用了两个“纵横”,把自己怀才不遇,箫剑双负的心情形象地表达出来。才“纵横”,是说他的才能大,泪“纵横”,是说他的悲哀多。“箫心”侧重于生活中的各种幽情亲情,“剑名”则主要是大的人生追求和志向抱负,二者“双负”,作者只赢得泪纵横。

词的下半阕,进一步写个人生活之悲:春天来时,连个关心的梦都做不成,不言没人关心自己,反言自己无倾注关心的对象;不说真实的关心,只求做个关心梦,话语中所包含的这些凄怨哀伤,是十分沉痛的。作者又巧妙地用了两个“飘零”,把自己为了功名,南北数次奔波的经历和自我安慰的复杂心情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看了词的最后一句话才知道,作者一生漂泊无定,如今虽有些悔怨,但他已不看重这些,因为人生本就是雪泥鸿爪,因为他已信奉了佛教。

据史料记载,龚自珍在道光三年有信佛事。他回乡后在苏州与江沅、贝墉等几个佛门俗家弟子搅到一起,还参加了拜佛诵经。在作者的许多诗歌中,都有他学佛的印记,不少佛经上的语言,被龚自珍写入诗歌中。作者实际上是想通过学佛来解脱自己考场不得意的失落,这也是当时许多失意文人的通常做法。不过,读了这首词的最末一句,往往有一种苦涩生出,让人同情作者,这正是此词的艺术魅力所在。

创作背景

这首词当作于道光三年(1823年),这一年,龚自珍作有《漫感》一诗,诗中有“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之句。句意和字面都与这首词相近,故这首词应大致作于同时。这一年,龚自珍将从前的词作进行删削,最后定为《无著词选》《怀人馆词选》《影事词选》《小奢摩词选》各一卷,刻入文集中刊行。这首词所写即为删定词集后的感想。

名家点评

  •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侯荣荣:这首词是龚自珍对渡过的人生所作的回顾总结,词中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箫心剑名都空然辜负,飘零的人生中,涛人唯一能找到的寄托,就只有床头的佛经。这反映了诗人身处于那个时代的思想局限,今日的读者亦不必对此苛求。全词朴素,而真情灌注,凄凉感人。
  • 安庆市教育局副局长吴功华:这首词是作者回忆生平之作。“才也纵横”,自负不减当年,“泪也纵横”,则现实境遇更加不堪。“剑名”与“箫心”二者双负,作者只落得泪纵横。下片续写个人的生活之悲:春天来了,这本是个充满生命与希望的季节,但作者连个关心的梦都做不成,这是何等凄凉,何等哀痛。一个百年先觉者,一代不羁才,最终只能选择金字经陪伴终了一生,这是作者的不幸,更是时代的不幸。读罢令人叹惋不已、愤慨不已。

猜你喜欢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送国棋王逢

唐代 • 杜牧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柱史,鏖兵不羡霍嫖姚。

浮生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

清平乐·宫怨

宋代 • 黄升

珠帘寂寂。愁背银缸泣。记得少年初选入。三十六宫第一。

当年掌上承恩。而今冷落长门。又是羊车过也,月明花落黄昏。

燕支行

唐代 • 王维

汉家天将才且雄,来时谒帝明光宫。

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

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

卫霍才堪一骑将,朝廷不数贰师功。

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

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画戟雕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

叠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

麒麟锦带佩吴钩,飒沓青骊跃紫骝。

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

汉兵大呼一当百,虏骑相看哭且愁。

教战虽令赴汤火,终知上将先伐谋。

玉芙蓉·雨窗小咏

明代 • 沈自晋

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临风自惜残香洒,冒雨谁从滴翠来。清虚界,任风敲雨筛;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龚自珍
简介描述: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在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