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感

清代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白话译文

从军疆场的壮志难酬令人怅惘,东南形势的忧虑情怀注满诗行。

赋诗抒怀和仗剑抗敌是我平生志愿,十五年来完全辜负了“狂士”声名。

词句注释

  1. 绝域:隔绝的地域,言其远。此指中国边疆。
  2. 惘(wǎng)然:失志的样子。指从军的愿望未能实现。
  3. 东南:指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当时英、美、葡等国已开始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广州、漳州、宁波进行经济掠夺。
  4. 词笺(jiān):写诗词的纸,亦可作“诗词”看。笺,古代小幅而极精致的纸。
  5. 箫:指创作诗词,表示幽情。
  6. 剑:指仗剑报国,表示壮志。
  7. 负:辜负。
  8. 狂名:指为人忌禅、被人强加而自己不以为然的所谓狂妄的名声。
  9. 十五年:诗人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十八岁时成人立志,在北京与被目为“狂士”的诗人王昙订为忘年交,当时已在社会上小有名气,从那时到此时,前后正好十五年。

作品赏析

诗之前二句实以西北、东南并举。“绝域从军”,未必是诗人果有从军出塞的打算,它所指的主要是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诗人作《西域置行省议》《东南罢番舶议》两篇奏议的建议。此诗之作距奏议之上不过三年,时清廷尚未采纳,故诗人一开头便流露出失望的情绪。三年时间不能算短,诗人抱着满腔热情上书议事,而迟迟未见实施,难怪他感到“惘然”了。这两句好似积压多时的愤懑一下子倾泻而出,语直意赅,不假文饰,感人心弦。“东南幽恨”,说明诗人罢东南番舶之议上陈之后,而洋人的船舶依旧在东南沿海游弋,依旧向中国倾泻洋货,甚至还夹带着大量的鸦片。目赌这一切,诗人忧心忡忡而血泪盈笺化为诗句。

诗之后二句,为豪壮之语,更为沉郁之语,妙在沉郁之思,出之以豪壮。看似自嘲,实为有感而发,其中暗寓着对清廷无声的抗议,也饱和着对黑暗现实的极度不满。夫箫剑者,志士之象征也。昔曹沫以一剑之任,劫桓公于坛位之上,而颜色不变;伍员去国,吹箫于吴市,而神态自若。诗人李白有仗剑远游的壮举,杜牧有听箫广陵的雅兴。龚自珍在他的作品里,常常以箫剑自喻。一箫一剑,反映了诗人个性的某些特征:箫,表明了他的怨,他对周围环境不协调、不合作的态度;剑,表明了他的狂,他的白眼看世、不受制于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

结句不仅是对“一箫一剑平生意”的概括,而且其中怀有无穷的恨,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在封建社会中,凡是才气纵横、理想高远的诗人,往往“人指为狂”,从魏晋时阮籍到唐代的李白,莫不如此。龚自珍满怀报国热忧,作东南、西北之议,时人不但不理解,反而以为是“狂”,但诗人毫不介意。其实“负尽狂名十五年”一句,却含有一种否定的意义。所谓“狂名”,是“人指为狂”,而诗人自己却不以为然。负尽狂名,意谓理想未能实现,才能未得施展,不能不使人抱憾无涯。“负尽”二字,是情极之语,何况又是“十五年”之久,其恨更深矣。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道光三年(1823年),作者三十二岁。当时,西北边疆以张格尔为首的分裂祖国的叛乱虽然暂时平息,但他逃亡国外,并在外国侵略势力支持下,正酝酿着更大规模的叛乱。东南沿海,英国派船只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进行经济侵略,清政府屡禁不绝。面对内忧外患日益严重的国势,龚自珍忧心如焚。他希望能以自己的文才武略为国出力。然而,这一年春他第四次参加会试落第,连续的失败使他痛感报国无门,便写了这首诗抒发报国志向。

名家点评

文学理论家郭延礼选注《龚自珍诗选》:诗人忍受着封建顽固派对他的种种攻击和讥笑,唱出了自己仗剑从军、赋诗忧国、积极拯救祖国危亡的慷慨悲歌。

猜你喜欢

江外思乡

唐代 • 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定风波·感旧

宋代 • 苏轼

莫怪鸳鸯绣带长,腰轻不胜舞衣裳。薄幸只贪游冶去,何处,垂杨系马恣轻狂。

花谢絮飞春又尽,堪恨。断弦尘管伴啼妆。不信归来但自看,怕见,为郎憔悴却羞郎。

自洛之越

唐代 • 孟浩然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唐代 • 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诏取永丰柳植禁苑感赋

唐代 • 白居易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

龚自珍
简介描述: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在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