诀别书

两汉卓文君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白话译文

春季,百花竞相吐艳,那绚丽色彩将素洁清雅的颜色都遮盖了,琴曲声传来,琴还是以前的琴,只是换了一首新曲于 锦江上有结伴嬉戏的鸳鸯,汉宫里有枝条相交错的树木,这些草木动物,都不曾离弃过伴侣,可是这世上的人啊,却喜新厌旧,沉迷于荒诞淫乱中不能醒。

琴弦已断,镜子已残缺,清晨的露水已蒸发,最美好的时节已过去,写了《白头吟》,原来是为离情而伤悲,希望郎君您每日安心用餐,不必挂念妾身,妾身我对着滚滚的锦江发誓,此后与郎君再不相见,永远诀别!

词句注释

  1. 五色凌素:绚丽色彩掩盖住原本洁白的颜色。
  2. 凌:侵犯、欺压,在此作掩盖、遮住、占据之意。
  3. 御:使用。
  4. 锦水:河名,自四川郫县西分岷江东流,到华阳县南汇合为郫江。
  5. 瞀:沉迷于荒诞淫乱中不能醒。
  6. 断:《古代家书选》(漓江山版社,1984年版)作“啮”,咬断。
  7. 晞:干。
  8. 汤汤:指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创作背景

此文写在司马相如变心之后,再美的风景朝夕相对也会厌倦的,修成正果后的司马相如声名大噪,歌赋如繁花满京城,自然少不了爱慕的眼光追随。春色迷眼之际,司马相如心怀旁鹫,欲抛弃卓文君,便作书试探她,试想聪慧如卓文君者,怎会不懂进退,于是决然写下此信。

据沈约的说法,《宋书·乐志》收录的“古辞”均为汉代的“街陌谣讴”,是汉代乐府机关采集四方谣讴加工而成的。即非卓文君所做。

作品赏析

这篇文章用一连串比喻,将卓文君因“新声代故”被遗弃的悲痛心情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这里既有卓文君的悲哀、怨恨,又缠绵着她对司马相如诚挚的爱。一边要司马“努力加餐毋念妄”,一边愤恨地喊出“与君永诀”,就是这种复杂心情最充分的体现。

封建时代的妇女在爱情中的地位是可悲的。才貌双全的卓文君, 与司马相如算是“自由恋爱”,并且曾为婚姻自由共同经历过各种风浪,但仍然有被遗弃的危险。

猜你喜欢

出妇赋

魏晋 • 曹丕

念在昔之恩好,似比翼之相亲。惟方今之疏绝,若惊风之吹尘。夫色衰而爱绝,信古今其有之。伤茕独之无恃,恨胤嗣之不滋。甘没身而同穴,终百年之常期。信无子而应出,自典礼之常度。悲谷风之不答,怨昔人之忽故。被入门之初服,出登车而就路。遵长途而南迈,马踌躇而回顾。野鸟翩而高飞,怆哀鸣而相慕。抚騑服而展节,即临沂之旧城。践麋鹿之曲蹊,听百鸟之群鸣。情怅恨而顾望,心郁结其不平。

送沈记室夜别

南北朝 • 范云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

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

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

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酷吏列传序

两汉 • 司马迁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下士闻道大笑之”。非虚言也。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

偶作寄朗之

唐代 • 白居易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

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

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

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

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

斗醲干酿酒,夸妙细吟诗。

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

岐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

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

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

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卓文君
简介描述:

卓文君(前175年~前121年),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省邛崃县)人,祖籍为赵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四川临邛巨富卓王孙之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作为才女,代表作有《白头吟》《诀别书》等。她夜奔相如的故事,流行民间,并为后世小说、戏曲所取材。也为后代的知识女性树立了自由恋爱的榜样。卓文君的远山眉妆在唐宋时期流行不衰,西汉刘歆《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妻卓文君,眉如远山,细长而曲,色微淡,时称“远山眉”,当时妇女多仿效之。

卓文君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