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方候袁公

南北朝刘义庆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白话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的时候,去拜访袁公。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是怎么治理地方的?”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和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并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词句注释

  1. 候:拜访,问候。
  2. 履行:实施,实行。
  3. 绥:安抚。
  4. 抚: 安抚。
  5. 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王后、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孤家等称呼.
  6. 师:学习。
  7. 尝:曾经。
  8. 卿:客气,亲热的称呼。
  9. 法: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四种解释(1)法令,制度。(2)方法,做法。(3)效法,仿效。(4)标准,法则。这里用(3)效法,仿效。
  10. 称:称赞,赞不绝口。
  11. 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汉族,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12. 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3. 益:更加。
  14. 以:用。
  15. 恣: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
  16. 孤往者尝为邺令,为:担任。
  17. 太丘:地名,在今河南省。下文的“邺”也是地名。

作品赏析

《陈元方候袁公》是南朝宋刘义庆创作的作品。

陈元方候袁公,在《世说新语》里,直接介绍陈元方言行的有八条,分布在《德行》、《言语》、《政事》、《方正》、《规箴》、《夙慧》六门。这八条记录,除了《德行》之十的内容(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为空泛评价的话以外,其余的七条,都是七个精彩的瞬间,记载了陈元方和他的家人们的生活。

猜你喜欢

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

清代 • 袁枚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写意

明代 • 徐贲

看山看水独坐,听风听雨高眠。

客去客来日日,花开花落年年。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唐代 • 李商隐

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

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

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

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世荒城伴夜砧。

点绛唇·厚地高天

清代 • 王国维

厚地高天,侧身颇觉平生左。小斋如舸,自许回旋可。

聊复浮生,得此须臾我。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

记烧烛、雁门高处。积雪封城,冻云迷路。添尽香煤,紫貂相拥夜深语。苦寒如许。难和尔、凄凉句。一片望乡愁,饮不醉、垆头驼乳。

无处,问长城旧主,但见武灵遗墓。沙飞似箭,乱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关南,更重作、并州门户。且莫吊沙场,收拾秦弓归去。

刘义庆
简介描述:

刘义庆(403年-444年),字季伯,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后被过继给叔父刘道规。南朝宋宗室、文学家。

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刘义庆袭封南郡公。后随宋武帝刘裕北伐。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刘义庆袭封临川王。元嘉时期(424-453年)担任丹阳尹。元嘉六年(429年),加尚书左仆射。元嘉八年(431年),向皇帝请求到外地任职。元嘉九年(432年),出为使持节、都督荆雍益宁梁南北秦七州诸军事、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元嘉十六年(439年),改授散骑常侍、都督江州豫州之西阳晋熙新蔡三郡诸军事、卫将军、江州刺史。元嘉十七年(440年),改都督南兖徐兖青冀幽六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晚年刘义庆在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生病,上请回京。元嘉二十一年(444年),薨于京邑,时年四十二岁。追赠侍中、司空,谥号康王。

刘义庆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