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金朝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白话译文

清冷的月光侵蚀着快要燃尽的蜡烛,雨声在幽深的竹林中作响。

夜雨阵阵鸟儿难耐不时惨声叫,枝头湿寒难以入睡。

词句注释

  1. 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2. 秋斋独宿:韦应物的诗作。
  3. 冷晕:借“晕”代月。

作品赏析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是金代文学家赵秉文为唱和唐代韦应物《秋斋独宿》所作的五言绝句。该诗通过"冷月残烛""秋雨寒枝"等意象营造凄冷意境,与韦诗"皎月风竹"的淡静风格形成对比。两诗均以风竹、惊鸟等自然意象烘托秋夜孤寂心境,但赵诗在继承韦诗主题基础上,采用借代(以"晕"代月)等修辞手法强化视觉感受。

猜你喜欢

山坡羊·道情

元代 • 宋方壶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岁暮到家

清代 •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月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圉圉从它归丙穴。谋自拙。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

奉试水精环

唐代 • 严维

王室符长庆,环中得水精。

任圆循不极,见素质仍贞。

信是天然瑞,非因朴斲成。

无瑕胜玉美,至洁过冰清。

未肯齐珉价,宁同杂佩声。

能衔任黄雀,亦欲应时明。

伤歌行

魏晋 • 曹叡

昭昭素明月,晖光烛我床。

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

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飏。

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

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

春鸟翻南飞,翩翩独翱翔。

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

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

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赵秉文
简介描述:

赵秉文(1159年-1232年),字周臣, 号闲闲居士,别署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中国金代后期文学家、诗人。

赵秉文自幼读书,17岁即参加乡试,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考中进士。任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上书论宰相胥持国当罢,宗室完颜守贞可大用。金章宗召问,言颇差异,因以讥讪免官。后起为同知岢岚军州事,转北京路转运司支度判官。泰和二年(1202年),召为户部主事,迁翰林修撰,十月,出为宁边州刺史,次年,改平定州刺史,治化清静。大安初为兵部郎中,兼翰林修撰,不久转翰林直学士。贞祐四年(1216年),拜为翰林侍讲学士。兴定元年(1217年),转侍读学士。后拜礼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同修国史,知集贤院事。兴定五年(1221年),复为礼部尚书。金哀宗继位,赵秉文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兼益政院说书。正大九年(1232年),赵秉文病卒。

赵秉文一生仕5朝,官六卿,名声闻于朝野,平生以诗、文、书法名于世,为一时文士领袖。赵秉文多才多艺,诗文书画,无不精工。其诗善于师法前代名家,如七言古诗模仿李白、苏轼,五言古诗模仿陶渊明、王维,七言绝句则学习杨万里。在各种艺术成就中,尤其以书法成就最高。刘祁说他“平日字画工夫最深,诗其次,又其次散文也”。由于章宗后期沉湎声色,朝廷上下侈靡成风,浮艳尖新的文风随之而滋长。赵秉文不满于这种文风,力图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政治影响加以挽救。著作有《资暇录》《易丛说》《道德真经集解》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