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诗文(共收录1篇诗文)

不惹庵示僧

明代 • 朱元璋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汉,只恁哓哓问姓名。

朱元璋
简介描述: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

朱元璋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率军克集庆,改名应天府。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与友谅决战于鄱阳湖,友谅战死。同年灭汉,自立为吴王。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遣部将杀害小明王。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灭张士诚。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随后出师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北逃,元亡。此后数次遣将北征,打击北元残余势力。洪武四年(1371年),灭夏,平四川;洪武十年(1377年),平云南,逐渐统一全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制度,废除丞相和中书省;废除行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以严猛治国,以重典驭臣下,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此后又屡兴大狱,追治“奸党”;兴“文字狱”,用锦衣卫设立诏狱,又行“廷杖”之制。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减免赋税,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定八股取士之制;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