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
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
在荥阳,是所知今遂宁萧侍郎牧荥阳日作矣。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征途微雨动春寒,片片飞花马上残。
试问亭前来往客,几人花在故园看?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外道邪山千万重,真言一发尽摧峰。
有时明月无人夜,独向昭潭制恶龙。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前回一去五年别,此别又知何日回。
好住乐天休怅望,匹如元不到京来。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
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钑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值岁阑。
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这种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
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