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客居在外的心情像流水一样起伏难平,水又像客子的愁苦一样涌流不断,趁着急流扬帆赶路。
忽然间从船窗传进了吴地的方言,抬头一看,月亮已经挂上船头,原来已经回到了家乡。
《客发苕溪》描写了归舟的迅疾,表现了作者在久居他乡之后,一旦归家的喜悦心情。
诗的开头两句描作者归家时的心情。首句写久在他乡,人心思归,思乡的愁绪像流水一样绵绵不尽;次句则写舟行之急与作者之归心似箭。由于作者沉浸喜悦之中,无暇顾及船外景色的变化。诗的后两句写猛然间听到外面有说家乡话的声音,伸头一看,才发现那挂在船头的已经是故乡的明月了。用“忽诈”二字,不仅显示出了船行迅速,更重要的是表达出了作者得以归家的愉快心情。在中国古代众多描写思乡之情和归家时喜悦的诗篇中,这首七言绝句却写得格外轻灵活泼,别有情趣。作者将自己亲身的感受,用凝炼的诗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写舟行之速,李白《早发白帝城》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样的诗句,表明李白注意着船外景色的变化。而叶燮却反其道而行,写自已一直未注意到船外的景象,猛一发觉,才知道已经到了家乡。这正如他在《原诗》中所说的,是“前者启之,而后者承之而益之;前者创之,而后者因之而大之”。
《客发苕溪》是作者因直忤上司落职后遨游四方时之作。作者久居客兴,后乘舟沿笤溪回吴江横山,作此诗写自己途中的感受。
雪销未尽残梅树。又风送、黄昏雨。长记小红楼畔路。杵歌串串,鼓声叠叠,预赏元宵舞。
天涯客鬓愁成缕。海上传柑梦中去。今夜上元何处度。乱山茅屋,寒炉败壁,渔火青荧处。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俱识孙公与谢公,二年歌哭处还同。
已叨邹马声华末,更共刘卢族望通。
南省恩深宾馆在,东山事往妓楼空。
不堪岁暮相逢地,我欲西征君又东。
穆满曾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
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
香辇却归长乐殿,晓钟还下景阳楼。
甘泉不复重相见,谁道文成是故侯。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