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开到九分

清代叶燮

亚枝低拂碧窗纱,镂月烘霞日日加。

祝汝一分留作伴,可怜处士已无家。

白话译文

你那枝枝桠桠的疏影横斜于绿纱窗户,一天一个样儿怒放着,形同画月,颜似云蒸霞蔚的灿烂朝霞。

但愿你“莫遣十分春烂熳”,可怜那无室无家的孤山处士,尚需你留取一分作室伴孤凄呢。

词句注释

  1. 亚枝:低枝。
  2. 镂月烘霞:形容白色的、红色的梅花开得很繁茂。日日加:一天胜似一天。这一句写“梅花开到九分”。
  3. “祝汝”句:愿梅花留一分别开放,好让那开到九分的梅花永远与无家的处士做伴。

作品赏析

如果梅花开到十分,便是全盛。全盛接着凋零。所以慧心的诗人宁愿花只半放,以蓄其开势,叶燮本篇亦从九分着意,寓惜花之心情,是一首富于情韵之作。

“亚枝低拂碧窗纱,镂云烘霞日日加。”二句写窗外园中梅花开的越来越盛。“亚枝低拂”虽是写临窗梅树,没有清浅的溪水,却仍具疏影横斜之意。诗人常引云霞为喻,来形容花色的明艳。“镂云”偏重写花的质感轻盈匀薄,“烘霞”偏重写花的颜色艳丽鲜明。“日日加”则是从含蕊、吐放到渐渐盛开,不觉已“开到九分”。再下去便要开到全盛即“十分”,而开到十分的花朵固然美丽无以复加,但诗人还是宁愿它保持九分的势头。

“祝汝一分留作伴”是说“不遣花开到十分”的意思。留一分保持九分,就可以长久与人为伴了。据吕留良《宋诗钞・林和靖诗钞序》“祝汝一分留作伴”便是就以梅为妻的林和靖作想,然而林和靖早已作古,故末句云:“可怜处士已无家。”处士既已无家,梅花为何还留一分,所以最后一句实际上又暗含对第三句的否定。其实花开花落,自有规律,“祝汝一分留作伴”只是主观上的美好想法。

无论处士有家无家,梅花既开到九分,也就会开到十分,其花期已就过得差不多了。而诗中却从梅花的有伴无伴,处士的有家无家作想,写得一波三折,一唱三叹,也就将诗人的惜花心情,于此曲曲传出,极富情致,几令人不忍卒读。

创作背景

叶燮晚年贫困,竟至寄住佛寺,诵经忍饥,但性格刚直、不谐于俗如故。正因为如此,诗人之神才与梅花之神那么深深相契,他把梅花引为知己。梅花盛开,其景固好,但盛极必衰,盛开之期,就是行将凋谢之时诗人怕梅花谢去,怕失去这个知己,所以也就怕它盛开,故作此诗。

名家点评

  •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赵杏根《古诗词鉴赏》:“古代诗词中,惜花之什甚多。惜于花盛开之时者有之,惜于花凋落之时者更多,而诗人则惜于开到九分之时,且结合身世之感,别奇深意,惜花叹己,完美结合。深情异想,迥出凡俗。”

猜你喜欢

游万柳堂记

清代 • 刘大櫆

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兼葭,云水萧疏可爱。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师,则好游者咸为予言此地之胜。一至,犹稍有亭榭。再至,则向之飞梁架于水上者,今欹卧于水中矣。三至,则凡其所植柳,斩焉无一株之存。

人世富贵之光荣,其与时升降,盖略与此园等。然则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贵。彼身在富贵之中者,方殷忧之不暇,又何必朘民之膏以为苑囿也哉!

石门岩上宿

南北朝 • 谢灵运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鹭鸶

宋代 • 欧阳修

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

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宋代 • 李清照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鶗鴂。

晨雨

唐代 • 杜甫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

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

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叶燮
简介描述:

叶燮(1627年-1703年),字星期,号己畦,世称横山先生,嘉兴(今属浙江)人。沈宜修、叶绍袁幼子。中国清代诗论家、诗人。

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选为宝应知县。不久因耿直不附上官意落职,后纵游海内名胜,寓佛寺中诵经撰述。叶燮晚年在横山二弃草堂设馆授徒,为人喜弘奖风流,门下有沈德潜、薛雪等,与曹溶、吴之振相友善,所交皆一时人宗。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叶燮去世。

叶燮的诗论著作《原诗》被认为是继《文心雕龙》之后,中国文艺理论史上最具逻辑性和系统性的一部理论专著。全书分内外两篇,系统地阐述了诗歌创作的主体与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3]叶燮论文主张宗经。在《原诗》中他认为天地间万有不齐之物总不外乎理、事、情三者,而六经又是这三者的“权舆”。《原诗》对明七子拟古诗风抨击不遗余力,论诗主张生、新、深,扫空一切庸熟陈旧浮浅语。古今诗人中,最推崇杜甫、韩愈、苏轼三人,作诗也以之为宗,不屑随俗作甜熟语,宁拙毋巧,风格沉郁排奡、雄奇峻挺、诘屈追新、刚健不群。王士禛推崇其诗“熔铸古昔,能自成一家言”。著有《己畦诗集》10卷,《残余》1卷,《己畦文集》22卷,《原诗》4卷,《汪文摘谬》1卷等。

叶燮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