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笛

唐代赵嘏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

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

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

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白话译文

是谁在美丽的楼阁上吹笛子?悦耳的笛声随着轻风断断续续传来。

当笛声嘹亮时,就像横在碧蓝的天空上阻遏来往的浮云。

当笛声清和时,就像随着冰冷的月光照进我的床里来。

笛声优美,就像当年桓伊随兴所至为王徽之奏的三首曲子;而曲调的优雅更让人想起马融的笛赋中所用的词句。

一曲吹毕,不知道吹奏的人是否还在画楼上,而那嘹亮的笛声却好像还飘荡在空中,久久淡散。

词句注释

  1. 画楼:雕梁画栋的楼阁。
  2. 遏:止住。 碧落:天空。道家称天空为碧落。
  3. 清:清越。形容笛声清悠高扬。 帘栊:挂着帘子的窗户。
  4. 三弄:指《梅花三弄》。 桓子:晋朝的桓伊。
  5. 马融:汉朝人。有《笛赋》一篇。
  6. 尚:还。

作品赏析

唐诗中有不少描写音乐的作品,如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等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赵嘏这首诗是专写笛声之妙的,虽不如前四首诗有名,却也有一定的特色。

这首诗篇幅虽然短小,但由于作者运用了多样手法,从“闻”的角度对笛声进行全方位的扫描。遂使有限的形式有了充实的内容,而且使形象描写有了层次感,给读者以真实的艺术感受。

猜你喜欢

鹊桥仙·绣衾初展

近现代 • 王国维

绣衾初展,银红旋剔,不尽灯前欢语。人间岁岁似今宵,便胜却、貂蝉无数。

霎时送远,经年怨别,镜里朱颜难驻。封侯觅得也寻常,何况是、封侯无据。

蝶恋花·莫斗婵娟弓样月

近现代 • 王国维

莫斗婵娟弓样月,只坐蛾眉,消得千谣诼。臂上宫砂那不灭,古来积毁能销骨。

手把齐纨相诀绝,懒祝西风,再使人间热。镜里朱颜犹未歇,不辞自媚朝和夕。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

宋代 • 欧阳修

萧条鸡犬乱山中,时节峥嵘忽已穷。

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

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

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古离别

唐代 • 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赵嘏
简介描述:

赵嘏(约806年-852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赵嘏早年有河东、塞北之行。大和时,游元稹浙东幕。复游沈传师江西、宣歙幕,与杜牧有往来。曾应进士试未第,寓居长安。会昌四年(844年),登进士第。大中年间,任渭南尉,世称“赵渭南”。卒,年四十余。

赵嘏颇有诗名,尤工七言律诗,清圆熟练,律切工稳。《全唐诗》称其“为诗赡美,多兴味”。《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渭南集》3卷、《编年诗》2卷。《唐才子传》谓《编年诗》系“取十三代史事迹,自始生至百岁,岁赋一首、二首,总得一百一十章”。敦煌遗书S.619存《读史编年诗》,录从1岁到28岁诗,每岁1首或2首,据历代史书中该年岁人物故事编排歌咏,总存36首。今有康熙间席刻《唐诗百名家全集》本。今人谭优学有《赵嘏诗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