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绣带合欢结

南北朝萧衍

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

怀情入夜月,含笑出朝云。

白话译文

绣带打上一个合欢结,将两人牢牢拴在了一起;穿上了锦衣,同色的花纹连在一起,这分明是一套情侣装。

姑娘在晚上怀揣着深情,如同月光下的美丽景色。早上,她含着微笑,如同朝云般美丽。

词句注释

  1. 绣带:绣花的衣带。
  2. 合欢结:以绣带结成双结,象征夫妇和好恩爱。
  3. 锦衣:织锦做的衣衫。精美华丽的衣服。显贵者的服装。
  4. 连理文:连理枝的图纹。连理,异根草木,枝干连生。旧以为吉祥之兆。喻结为夫妇同心。
  5. 怀情:怀着情感。
  6. 夜月:夜晚的月亮。夜晚。
  7. 朝云:早晨的云彩。

作品赏析

春花秋月,人所习见,但月与秋季的联系更为紧密。此诗全篇采用第三人称的口吻,委婉含蓄地描写了一位热恋中的女郎。诗中没有单纯写景的笔墨,一开始视角即对准那女子,用大特写镜头映出她的绣着连理花纹的锦衣和打着合欢结的刺绣衣带。“连理”,原指不同根的草木,枝干连在一起;“合欢”,一种象征和合欢乐的图案:二者常比喻男女相结合成或夫妻相爱。这里借以表明女子已有相好。以上二句是静态描写,接写的后二句由静转动,仿佛那女子从画面上走出:夜深人静,月色如水,她激动地向着幽会地点走去;两情相谐,不知东方之既白,在朝霞升起时,她告别情郎归来,含着笑靥,仿佛从朝霞深处出来,步步走近。末句中的“朝云”,暗用了宋玉的《高唐赋》楚王与神女在高唐欢合,神女自谓“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即以“云雨”作为男女幽会的代称。“朝云”即“旦为朝云”。

这首诗,虽写幽会,却不落痕迹。诗人所要着力表现的,是一个沉浸于自由自在爱情之间的少女;由于情志不俗,加之构思巧妙,故能表现得意境幽美,字句芳菲。

猜你喜欢

对雪

唐代 •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伤歌行

魏晋 • 曹叡

昭昭素明月,晖光烛我床。

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

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飏。

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

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

春鸟翻南飞,翩翩独翱翔。

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

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

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易水歌

明代 • 陈子龙

赵北燕南之古道,水流汤汤沙浩浩。

送君迢遥西入秦,天风萧条吹白草。

车骑衣冠满路旁,骊驹一唱心茫茫。

手持玉觞不能饮,羽声飒沓飞清霜。

白虹照天光未灭,七尺屏风袖将绝。

督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

可怜六合归一家,美人钟鼓如云霞。

庆卿成尘渐离死,异日还逢博浪沙。

眼儿媚·中元夜有感

清代 • 纳兰性德

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莲花漏转,杨枝露滴,想鉴微诚。

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擎。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

萧衍
简介描述: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东城里(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南朝梁开国皇帝(502年4月30日-549年6月12日在位),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之子。

萧衍出身兰陵萧氏。南齐时以门荫入仕,为“竟陵八友”之一。齐明帝时担任雍州刺史,参与抵御北魏入侵。永元二年(500年),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拥戴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中兴二年(502年),接受萧宝融“禅位”,建立南梁。萧衍统治初期,留心政务,纠正宋、齐以来的弊政。为使各州郡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采取了更换异己、任用亲信,兼以讨伐的方针;改定“百家谱”,宽待宗室,注重调和门阀世族与寒门素族之间的矛盾。军事上抵御北魏南侵,一度在钟离之战取胜,维持了南北均势;后数次发动北伐,但战果不大。在位中后期,大兴佛教,修建寺院,四次舍身同泰寺,并随着年龄增长,开始怠于政事。太清二年(548年),东魏降将侯景发动叛乱,次年渡江攻破建康,萧衍被囚死于建康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修陵。

萧衍统治南梁近半个世纪,是南朝诸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才思敏捷,博通文史,所作千赋百诗,不乏名作。即位后,曾令编《通史》六百卷,并亲自撰写赞序。后人认为“历观古帝王艺能博学,罕或有焉”。萧衍善音律,精书法,在其倡导下,南梁的文学艺术得到长足发展。原有文集,已佚,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