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
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容形。
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
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
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
庭院一角有株石榴树,绿叶间掩露着红花。
这时飞来一只翠鸟,扇动翅膀梳理羽毛。
看上去榴树生出了碧色,跳跃时榴树又闪出青白色光芒。
万幸逃脱了虞人的弓箭,亲自来到君子的院庭。
驯良的心得到心地善良的人保护,就可以雌雄平安,共度一生。
“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开篇先写可爱的石榴树,说庭院的一角有棵石榴树,碧绿的叶子间点缀着火红火红的石榴花。这些都是美好的环境:静静的庭院,绿绿的树叶,红红的石榴花。也正是良禽喜择的地方。
于是“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形容。”绝好的环境引得翠鸟常常飞至,一群群翠鸟在红绿相映的枝头,振动翅膀,不停地修饰着自己的衣容形体。多么自在,多么平和。
“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忙碌整容的翠鸟回顾身后,一片碧绿映入眼内,顿时大自然的舒适感、安全感倍生。兴奋之余,挥动双翼,碧绿丛中又泛出耀眼的青白色。这里写出石榴树叶、花的环境美,也描述出翠鸟在美好环境中的心境美。
翠鸟之所以会如此自得其乐,因为来到此地,“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鸟除天敌以外,还要时时警惕猎人的追捕。这里,翠鸟以逃脱猎人的弓弩而庆幸,因而能有机会飞至君子的庭院里。来到宁静、美丽、和平的君子家的庭院,这样才能“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驯心托君素”说的是“一颗善良的心相托给那洁而纯的君子”,不必时时提心吊胆,不必刻刻小心谨慎,不必担心天敌,不必担心人祸。如此生活,则可使得雌与雄翠鸟双双得到长生了。
写翠鸟,就是写人,亦可认为写作者自身。写翠鸟入君子庭院,亦即写作者的愿望,希望能寻求一个安定的环境,避开危机,安然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生活。
该诗取五言形式,有的诗句颇为工整,如“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等,是东汉文人五言诗里的佳作。全诗以物喻人,借鸟言情,写得含蓄,但也贴切、自然。
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蔡邕上书言事,得罪将作大匠杨球,受诬而远徒五原。其间遭到杨球两次未得逞的暗害。次年遇赦,获准回陈留。又因不满五原太守王智为之饯行时所表现出的挥霍、献媚行为,遭王智暗算。由于横祸环生,蔡邕不得已亡命江海寄身吴会。此诗应是蔡邕到吴会后所写,反映了他遭遇迫害,幸脱罗网的心情。
谁怜贱子启穷途,太守封来酒一壶。
攻破是非浑似梦,削平身世有如无。
醺醺若借嵇康懒,兀兀仍添宁武愚。
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桧有再生之瑞,天符圣运之兴。挺松身而鳞皴迥出,布柏业而杳蔼相承。随道既穷,则没身于乱土;唐朝将建,故发德于休征。原夫日将兴而幽暗皆明,君应期而纤微必表。生于枯朽,证受命于败德之时;长则繁华,示宝祚于延庆之兆。想夫拔陈根而已茂,耸修干以方妍。凌朝而还宜宿露,向晚而尢称新烟。以状而方,生荑之枯杨若此;以理而喻,易叶之僵柳昭然。效殊祥以示后,愿众瑞而居先。嘉其擢本旁荣,抽条迥秀。历朱夏而弥盛,冒霜雪而不朽。应昌业于龙潜之际,岂曰无心;彰圣德于虎视之前,孰云虚受。徒观夫载光紫府,效祉皇家。竦亭亭之柯叶,擢郁郁之辉华。可以播之于万古,可以流之于四遐。是知历数归唐,祯祥启圣。何厚地之朽木,报上天之明命。残阳未落,宫庭之林薮忽生;明月初悬,玉砌之桂华复盛。矧夫贞节独异,高标自持。散芳气而微风乍动,入重阴而宿鸟犹疑。盖天所赞也,亦神以化之。客有生遇明时,身蒙至德。穷胜负于关兆,慕休祥于邦国。敢献赋以扬荣,遂布之于翰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