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

唐代杜牧

谁怜贱子启穷途,太守封来酒一壶。

攻破是非浑似梦,削平身世有如无。

醺醺若借嵇康懒,兀兀仍添宁武愚。

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白话译文

谁来怜悯我即将面临的贬谪和外放的困境呢?只有歙州太守卢中永特意送来的一壶名酒。

一饮而尽,仿佛看透了世间的是非曲直,如同梦境一般。曾经的身世浮沉、痛苦经历似乎都烟消云散了。

醉醺醺的,像嵇康一样疏懒,不受礼法的约束。昏昏沉沉的,更增添了像宁武子那样装傻的想法。

感念卢中承在这萧瑟的秋天里惦念自己并送来美酒,看着夹溪而生的红蓼映衬着那凋零的风蒲,感慨万千。

词句注释

  1. 卢中丞:字子强,歙州刺史。
  2. 名酝:名酒。会昌二年,杜牧无故陷入牛李党争中,因幸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本诗写于此时。
  3. 嵇康:仕魏为中散大夫。嗜酒,工诗文,谓己“性复疏懒”。
  4. 兀兀:昏沉貌。
  5. 宁武:卫国大夫,谥武。《论语“公治长》:“子日: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 风蒲: 蒲柳。

作品赏析

《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是唐代诗人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年)任黄州刺史期间创作的七言律诗,收录于《全唐诗》。该诗为作者仕途困顿之际,获歙州刺史卢弘止赠酒后抒怀之作。

全诗以“封酒启途”起兴,通过“攻破是非浑似梦”等意象,暗喻牛李党争中的政治失意与身世浮沉。诗中借嵇康疏懒、宁武愚拙典故,寄寓借酒避世之思,尾联“夹溪红蓼映风蒲”以秋景作结,在悲凉心境中透出超然豁达。作品凝练运用典故与虚实相生的笔法,兼具沉郁与俊爽风格,体现杜牧晚年诗歌的艺术特色。

猜你喜欢

馀干旅舍

唐代 •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柳梢青·灯花

宋代 • 张林

白玉枝头,忽看蓓蕾,金粟珠垂。半颗安榴,一枝秾杏,五色蔷薇。何须羯鼓声催。银釭里、春工四时。却笑灯蛾,学他蝴蝶,照影频飞。

陆游筑书巢

宋代 • 陆游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茂陵

唐代 • 李商隐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内苑只知含凤嘴,属车无复插鸡翘。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杜牧
简介描述: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文学家,宰相杜佑之孙。著有《樊川文集》。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樊川诗集注》、《樊川文集》。

大和年间,考中进士,起家校书郎,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外放黄、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长居樊川别舍,世称杜樊川。大中六年,去世,时年五十。

性情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好读兵书,注解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会昌三年(843年),昭义军叛乱,上书宰相李德裕,讨论用兵之法,为德裕采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