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赋

唐代杜牧

秋日晚晴,樊川子目于郊园,见大者小者,有状类者,故书赋云:

雨晴秋容新沐兮,忻绕园而细履。面平池之清空兮,紫阁青横,远来照水。如高堂之上,见罗幕兮,垂乎镜里。木势党伍兮,行者如迎,偃者如醉,高者如达,低者如跂。松数十株,切切交风,如冠剑大臣,国有急难,庭立而议。竹林外裹兮,十万丈夫,甲刃摐摐,密阵而环侍。岂负军令之不敢嚣兮,何意气之严毅。复引舟于深湾,忽八九之红芰,姹然如妇,敛然如女,堕蕊黦颜,似见放弃。白鹭潜来兮,邈风标之公子,窥此美人兮,如慕悦其容媚。杂花参差于岸侧兮,绛绿黄紫,格顽色贱兮,或妾或婢。间草甚多,丛者束兮,靡者杳兮,仰风猎日,如立如笑兮,千千万万之容兮,不可得而状也。若予者则谓何如?倒冠落珮兮,与世阔疏。敖敖休休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

白话译文

秋日落雨,傍晚放睛,樊川子漫游郊园,见大小景物,形状大有可类比者,因作赋云:

秋雨放晴,秋容新洗,欣然绕园而漫步游历。看面前那平静的池水映照着清湛的天空,紫阁峰横翠耸绿,也远远地赶来在水中留下倩影。登上那高高的平台,只见岸边的景物如同一道帷幕,垂挂在明镜一般的水中。树木一丛丛,一排排,成行的如同列队迎客,卧倒的犹如酣然醉酒,高大的如同高官得坐,低矮的好像要踮起脚跟。松树几十棵,繁茂的枝叶萧萧于微风之中,有如加冠佩剑的王公大臣;国难当头,凛然争议于朝廷。竹林四外围裹,有如十万男儿,铠甲兵刃相撞击,摆成密密麻麻的阵势而环卫四周。莫非是身负军令而不敢喧哗吗?意气是多么雄壮森严!又荡着小舟来到深湾,忽见八九支出水红荷,艳丽如少妇,含羞若少女,花瓣下垂,水珠斑斑,如同被休弃的女子一般。白鹭悄悄地飞来,远远望去恰如风度翩翩的白衣公子,正在暗中窥视这红粉佳人,像是欣赏、爱慕她的秀姿一样。岸边的杂花参差不齐,红绿黄紫,色调各一,姿态愚钝,颜色不佳,有的像侍妾,有的如婢女。花中野草很多,丛聚的就像被捆在一起,倒伏的又遥远得没有尽头,傲然昂着于微风秋日之中,如挺立,如笑语,千千万万种形状啊,无法一一描述。像我又是什么样子呢?帽子倒戴,珮玉下落,一派与世不合的模样,逍遥闲适地漫步游玩啊,真像一位追踪那大智若愚者的隐居人了。

词句注释

  1. 樊川子:杜牧有别墅在故乡樊川,故如此自称。
  2. 目:看,观赏。
  3. 状类:谓郊园中的景物类似他物体。
  4. 新:刚刚。
  5. 沐:洗。
  6. 忻:同“欣”,心喜。
  7. 细履:仔细游观。
  8. 紫阁:即紫阁峰,在陕西户县东。
  9. 如:往。
  10. 罗幕:帷幕。
  11. 党伍:古代民户编制,五家为伍,五百家为党。这里比喻树木一丛丛、一排排的样子。
  12. 行者:指成行的树木。
  13. 偃:卧倒。
  14. 达:得志,显贵。
  15. 跂(qǐ):抬起脚。
  16. 切切:形容声音轻微。
  17. 交风:交接于秋风之中。
  18. 冠剑大臣:戴冠佩剑的大臣。
  19. 庭立:站立在朝廷之上。
  20. 甲刃:披甲胄,持兵器。
  21. 摐(chuāng)摐:敲击。
  22. 环:护卫于四周。
  23. 负:担负。
  24. 嚣:喧哗,吵闹。
  25. 何:多么。
  26. 严毅:威严而刚毅。
  27. 芰(jì):指荷花。
  28. 姹(chà)然:艳丽的样子。
  29. 敛然:羞涩的样子。
  30. 堕蕊:落花。
  31. 黦(yuè):污染。
  32. 见:被。
  33. 放弃:放逐舍弃。
  34. 邈:远。
  35. 风标:有风度。
  36. 慕悦:欢喜爱慕。
  37. 容媚:美好的姿容。
  38. 参差:错杂,高低不齐。
  39. 格顽:风格愚鲁。
  40. 或:有的。
  41. 间草:夹杂的野草。
  42. 束:捆,绑。
  43. 靡者:指细微的小草。靡,倒伏。
  44. 仰风猎日:迎着长风,傲向秋日。
  45. 状:形容,描述。
  46. 予:我。
  47. 倒冠落佩:指去官隐居。冠佩是官场正服的打扮。
  48. 阔疏:疏远,远离。
  49. 敖敖:从容游玩的样子。
  50. 休休:安闲的样子。
  51. 徇:顺从,追随。
  52. 愚:古之大愚,即大智。

作品赏析

赋前小序开门见山地点出“秋日晚晴”。赋文开首二句从宏观入手,挥毫泼墨。“秋容新沭”,秋雨晚晴,夕阳西照,万象披金。首句给全文涂上了一层鲜亮明快的色彩。无怪乎作者要“忻绕园而细履”了。作者测览的步履即行文线索,秋景依次呈现,或静谧,或凛然,或严毅,或妩媚,风格殊异却层次井然。

写晚晴秋景,先写水色。“平池”“清空”“高堂”“罗幕”,重在展现其清幽宁静、闲适恰人之情致。笔力平稳,情意淡雅。继写林木,总提以“本势党伍”,分述以松树竹林。写松树,重在突出其临风直立、伟岸凛然之神威;写竹林,意在渲染其层层叠叠、森严雄壮之气势。由“木势”而转入竹林,犹异峰突起于深谷,看似“庭立”“环侍”,风波不兴之静态,却传出万马奔腾、号角连营之动韵。笔力雄健,情调激昂。既而“引舟深湾”,红荷出水,白鹭潜窥恰似才子佳人,如怨如幕。复以杂花野草的万千姿态相陪衬,烘云托月而云月分明。笔力轻柔,其妩媚温馨之趣与松竹顿呈鲜明对比。继以“千千万万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一语,兜揽上文,使上文景物皆置于雄浑壮观的背景之下,顿生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末尾五句,由物及人,由客及主。对此怡人之美景佳境,王孙岂可不留?樊川子“倒冠落佩”,“放放休休”,流连忘返,如醉如痴,不觉之中又成晚晴之一佳景。至此,物亦人,人亦景,情景交融,主客浑然一体。通篇之景物描写皆因此而得以升华。

通篇以设喻为法,妙喻联珠,出神入化。凡树花竹草,物态纷呈。“忻”字实为全篇之眼,以忻然绕园而始,以流连忘返而终,看似无情观景,实则情贯始终。且笔笔生花,步步摇曳,水色、木势、杂花、野草,似乎不加选择而一一拈来,却写得情致婉曲而姿态万千。其高低、刚柔、红白、贵贱,错落辉映,情趣盎然。读其文如临其境,目不暇接,神摇心动,非独樊川子可留,读者亦欲徜徉其中。

创作背景

《晚晴赋》是杜牧传世的三篇赋之一。根据赋前小序可知,在一个秋天雨后放晴的傍晚,杜牧游览郊外园林,有感而作此赋。

名家点评

  • 中国韵文学会赋学研究会原理事长马积高《赋史》:《晚晴赋》在表现方法上,尤为新鲜别致。……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事物,本为赋中所常见,故刘勰《文心雕龙·比兴》中谈到汉以后的赋有“比体云构”的说法。但像此赋这样通体用比喻,且什九是以人喻物,这是杜牧的一种创造。

猜你喜欢

天门谣·牛渚天门险

宋代 • 贺铸

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占。清雾敛,与闲人登览。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

胡笳十八拍

两汉 • 蔡文姬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合生兮莫过我最苦。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我非食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遗千金兮赎妾身。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儿号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处穹庐兮偶殊俗。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子母分离兮意难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行路难。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豗兮筋力单。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西陵峡

南北朝 • 郦道元

江水又东径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山坡羊·自警

元代 • 乔吉

清风闲坐,白云高卧,面皮不受时人唾。乐跎跎,笑呵呵,看别人搭套项推沉磨。盖下一枚安乐窝。东,也在我;西,也在我。

琴台

唐代 • 杜甫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杜牧
简介描述: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文学家,宰相杜佑之孙。著有《樊川文集》。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樊川诗集注》、《樊川文集》。

大和年间,考中进士,起家校书郎,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外放黄、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长居樊川别舍,世称杜樊川。大中六年,去世,时年五十。

性情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好读兵书,注解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会昌三年(843年),昭义军叛乱,上书宰相李德裕,讨论用兵之法,为德裕采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