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间事,说与他。动不动早言两罢。罢字儿碜可可你道是耍,我心里怕那不怕?
把心事都说给他听,他听了,动不动就先说两人还是分手作罢。分手作罢是你亲口说的,现在你又说是跟我开玩笑。我心里是该怕还是不怕呢?
《寿阳曲·心间事》是元代马致远创作的散曲,出自散曲集《阳春白雪》,属双调宫调,为作者描写爱情的《寿阳曲》组曲二十三首中的第七首。
该作品以女子口吻倾诉心事,展现其因恋人轻言分手而产生的矛盾心理,通过“罢字儿碜可可你道是耍”等俚俗语言刻画人物对话场景。全曲采用戏剧化手法,截取恋爱片段呈现人物情态,语言生动且富于动作性,体现马致远“以剧曲为曲”的创作特色。
“心间事,说与他。”开篇写少女战胜自己的害羞,袒露出情窦初开的情怀,这是冲破封建观念的大胆表现。谁知对方却不知道珍情这份爱情,甚至直接说出了“动不动早言两罢”。两罢指双方拉倒,断绝恋爱关系。这就像今天的恋爱男女动不动就提出分手一样。“罢字儿碜可可你道是要”,碜可可,凄惨害怕的样子。要,开玩笑。少女听到心爱的男子要与她分手时,其伤心难过可想而知,可还没等她回过神儿,对方又戏谑地说:“逗你玩呢!”这是多么地气人,多么地令人恼怒!但回头想想如果不是对方逗着玩,那才着实令人痛苦。这就像日常生活中的男女恋人,为了试探对方对恋爱的真挚与否,常闹别扭或是提出分手一样。“我心里怕那不怕”可以有两种理释,一种解释是写女子故意以恼怒的口吻,嗔怪男子让她虚惊一场,你说是在开玩笑,可你知道我心里怕不怕。另一种解释是女子非常泼辣,说你要分手就分手,我一点都不害怕。
马致远被古今曲论家一致评为元曲中杂剧一流、散曲一流的双料曲家。马致远的很多散曲深受元杂剧创作方法的影响,常有生动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曲词富于动作性和表演性。这首散曲就明显地带有“以剧曲为曲”的创作特色。人物语言是人物性格、复杂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马致远善于捕捉并表现瞬间的、形象鲜明的人物语言。曲中的叙述虽然省略了男女的一些问答,但意脉仍很连贯,我们不难想象出两人之间的对话情景。作者不愧是描写爱情的高手,在人物语言最传神处落墨,通过饶有情味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泼的少女形象写得活灵活现。他们打情骂俏试探对方心意,言行上虽然有些可笑,但内心却很纯朴可爱,表面上虽然有些摩擦,但爱情却很真挚深厚。读者从以俚言俗语尽情刻画的这一对恋人的爱情喜剧中,心有所会,可以会心一笑,得到艺术上的享受。

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三月结缡,便遭大变,而累淑女,相依外家。未尝以家门衰,微见颜色。虽德曜齐眉,未可相喻。贤淑和孝,千古所难。不幸至今,吾又不得不死,吾死之后,夫人又不得不生。上有双慈,下有一女,则上养下育,托之谁乎?然相劝以生,复何聊赖!芜田废地,已委之蔓草荒烟;同气连枝,原等于隔肤行路。青年丧偶,才及二九之期;沧海横流,又丁百六之会。茕茕一人,生理尽矣!呜呼!言至此,肝肠寸寸断,执笔辛酸,对纸泪滴,欲书则一字俱无,欲言则万般难吐。吾死矣,吾死矣!方寸已乱。平生为他人指画了了,今日为夫人一思究竟,便如乱丝积麻。身后之事,一听裁断,我不能道一语也。停笔欲绝。去年江东储贰诞生,各官封典俱有,我不曾得。夫人,夫人!汝亦明朝命妇也。吾累汝,吾误汝,复何言哉!呜呼!见此纸如见吾也。外书奉秦篆细君。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筿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晚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
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
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