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

唐代杜牧

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

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

明时刀尺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

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赊。

白话译文

有座翠绿的山岩高耸千尺,斜倚在溪流旁,传说古代隐士严光曾在这里垂钓。

越过重重山峦,可以看到远处水流分叉成丁字形,而这里的腊梅花开得晚,甚至能见到两年前的花影。

现在正是太平盛世,你的才华如同裁剪衣物的刀尺般必不可少,应当得到施展;而我呢,则满足于这幽静的山水田园,生活自有乐趣。

这山谷间的风景如画,就在阳羡之地,如果你厌倦了官场或世俗的束缚,不妨解下官印,这样的归隐之路并不遥远。

词句注释

  1. 正初:农历正月初一。
  2.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他本姓庄,后人因避汉明帝刘庄讳而改其姓。少有高名,曾与光武帝刘秀一起游学。后光武帝刘秀即位,邀请严光进宫,请教治国之策。光武帝提出要任命严光为谏议大夫,严光坚决不受。以后光武帝又几次征召严光入朝,他都避而不去。不久,严光归隐富春江,后人将严光在此垂钓处称为严陵濑或严陵滩。
  3.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4. 丁字水:浙江的新安江自西向东,兰唐江自南向北,于东关相交入富春江,形成“丁”字,有“两江成字”之称。
  5. 刀尺:剪刀和尺子,比喻做官后大权在握。
  6. 阳羡:在江苏宜兴东南,风景优美,杜牧在此地建有别墅。
  7. 解龟:解去所佩带的龟印,即辞官。
  8. 赊:遥远。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于大中二年(848)正月初一,当时杜牧任睦州刺史,而好友邢群则任歙州刺史。两人都由京官外放到偏远的地方任职,同病相怜,加上此时又正值新春佳节,更是备感凄凉。

全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表达了不得志的苦闷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前四句写山水风光。山岩上长满了绿色植物,看起来仿佛有千尺那样高,斜斜地倚靠在溪流旁边。这样幽雅的环境,人迹罕至,东汉初的严光曾把这里当作钓鱼的地方。穿过层层叠叠的山峰,远远就能看到像丁字形汇流的江水。这里气候温暖,在别的地方只能在腊月开放的梅花,可以推迟到来年还能依旧绽放。江南的风物是如此美好,为什么不干脆就留在这里呢?

后四句抒情。诗人鼓励朋友,“现在是太平盛世,明君在上,你既然手握一方军政大权,就应该放手去做,不要辜负了朝廷对你的期望。跟你相比,我自认老朽,留恋的就是幽静独处的这一方田园,可以寄托我有限的人生。”这实际上是借安慰鼓励对方,来发泄心中的牢骚不满。最后,诗人还表示,“对仕途已经不抱有太大的期望,现在思念的只有阳羡别业那山谷的风和烟雨。现在若辞官归去的话,阳羡离睦州不远,赶去还来得及。”

猜你喜欢

无闷·催雪

宋代 • 吴文英

霓节飞琼,鸾驾弄玉,杳隔平云弱水。倩皓鹤传书,卫姨呼起。莫待粉河凝晓,趁夜月、瑶笙飞环佩。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

歌丽。泛碧蚁。放绣帘半钩,宝台临砌。要须借东君,灞陵春意。晓梦先迷楚蝶,早风戾、重寒侵罗被。还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泪。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花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河传·同伴

唐代 • 温庭筠

同伴,相唤。杏花稀,梦里每愁依违。仙客一去燕已飞,不归,泪痕空满衣。

天际云鸟引晴远,春已晚,烟霭渡南苑。雪梅香,柳带长,小娘,转令人意伤。

赠柳圆

唐代 • 李白

竹实满秋浦,凤来何苦饥。

还同月下鹊,三绕未安枝。

夫子即琼树,倾柯拂羽仪。

怀君恋明德,归去日相思。

题游侠图

清代 • 郑板桥

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

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

杜牧
简介描述: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文学家,宰相杜佑之孙。著有《樊川文集》。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樊川诗集注》、《樊川文集》。

大和年间,考中进士,起家校书郎,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外放黄、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长居樊川别舍,世称杜樊川。大中六年,去世,时年五十。

性情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好读兵书,注解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会昌三年(843年),昭义军叛乱,上书宰相李德裕,讨论用兵之法,为德裕采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