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苕霅水能清

宋代吴潜

苕霅水能清,更有人如水。秋水横边簇远山,相对盈盈里。

溪上有鸳鸯,艇子频惊起。何似收归碧玉池,长在阑干底。

白话译文

苕溪和霅溪的水是清澈的,更是有人像水这样清澈啊。秋天的江湖水横在天边簇拥着远处的山阿,相对映着十分美好。

溪水上有鸳鸯,小船驶来他们被频频惊起。鸳鸯们回到碧玉色的池子里,生长在栏杆下面如何呢。

词句注释

  1. 苕霅:苕溪和霅溪的并称。是唐代张志和的隐居之处。
  2. 盈盈:形容美好的样子。
  3. 艇子:小船。
  4. 阑干:即栏杆设在楼阁或路边水边。李白《清平调词》:沉香亭北倚阑干。

猜你喜欢

鹧鸪天·和昌父

宋代 • 辛弃疾

万事纷纷一笑中。渊明把菊对秋风。细看爽气今犹在,惟有南山一似翁。

情味好,语言工。三贤高会古来同。谁知止酒停云老,独立斜阳数过鸿。

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

近现代 • 王国维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西江月·红蓼花繁映月

明代 • 吴承恩

红蓼花繁映月,黄芦叶乱摇风。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入网大鱼作队,吞钩小鳜成丛。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

调笑令·胡马

唐代 • 韦应物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无穷日暮。

知己说

清代 • 刘开

韩子云:非知之难,处知者实难。悲夫!士以遇知己而名著,亦有得知己而遂至行亏名辱者,可不惧哉!

余观穆生在楚,以未设醴而去,未尝不怪其恝然径行,负畴昔知遇之意;及见后世君子,处乡里之间,其才气学识卓然异乎众人,一旦受当事之知,遂心驰势利,变刚正之操,以事媚悦,所求未获,已为天下所非笑;然后知古人不屈道以徇私者,乃善处交游以全人己之美也。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是故天子有不召之臣,王侯有不屈之士,将军得揖客而身益重。如使受知者皆谗馅而谀,希迎意旨,图旦夕之安而忘其所有事,卒使世之论者谓下无可取之实,而上无知人之明,此岂遇合中之美事哉?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光武知严光之不能屈,而不绳以君臣之法;献子有友五人,皆无献子之家。故士之自负也愈大,则其自待也愈重。抱杰出之才,逢破格之赏识,而即欲顺从求悦者,是不以道义自处,而又以世俗之心待君子也。

夫轻合者必易离,故其始必有所甚难,而其终也至于久远而不废。信陵之客三千,其最难屈者,莫若侯生及毛、薛二公。然卒赖其力以建功人国,显名天下。嗟乎!非常特达之上,亦未必不终为人用也,夫固可以礼屈而不可以势束也。持尺寸之丝以系北溟之鹏,虽欲为之回翼,岂可得哉?

然而有子夏之贤,犹未免出见纷华而悦,吾诚为士之有志于立身者忧其继也。

吴潜
简介描述:

吴潜(1195年-1262年),字毅夫,一作毅甫,号履斋居士,祖籍宣城(今属安徽)。 [55]秘阁修撰吴柔胜第四子,参知政事吴渊之弟。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

嘉定十年(1217年),吴潜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淳祐七年(1247年),拜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宝祐四年(1256年),以观文殿大学士、沿海制置使判庆元府。于月湖北筑水则,以为水利计。开庆元年(1259年),任左丞相兼枢密使,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景定三年(1262年),为贾似道党羽毒害。

吴潜直言敢谏,不屈不挠,忠言谠论,足与日月争光。其《上史相书》提出格君心,节俸给,赈灾民,用老成良将,革吏弊,均切中时弊。吴潜诗颇平衍,兼多拙句,而《送何锡汝》则通体浑成。其词激昂凄劲,兼而有之;题材广泛,主要是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也常吐露个人理想受挫的悲愤,在南宋为一大家。著有《履斋先生诗余》《论语士说》《许国公奏稿》《鸦涂集》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