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咏

唐代王绩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白话译文

翠绿枝条生长茂盛,垂挂着繁盛美丽的红花。

常常担心寒冷的露珠降临,无法保住它那美好的生命。

叹息石竹时也思考自身,此生难道是我衷情的吗?

在我尚未降临人世的时候,究竟是谁令我萌生的呢?

抛开这样的事情不再说它了,顺应自然的变化又何必惊恐呢?

词句注释

  1.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2. 晔晔:美丽繁盛的样子。
  3. 委化:自然的变化。

作品赏析

石竹,又名洛阳花。全诗托石竹而咏怀,语言质朴、格调清雅。

前四句在一虚一实的对照中,寄寓了深深的忧患感,对生命进行了思考。结句一转,以“委化”收束全文,表达了作者的旷达。

猜你喜欢

菩萨蛮·飘蓬只逐惊飙转

清代 • 纳兰性德

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光远。立马认河流,茂陵风雨秋。

寂寥行殿索,梵呗琉璃火。塞雁与宫鸦,山深日易斜。

九江闻雁

南北朝 • 陈均

烟波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

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

上书谏猎

两汉 • 司马相如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枝尽为难矣。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况乎涉丰草,骋丘虚,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臣愿陛下留意幸察。

天净沙·秋思

元代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思帝乡·如何

五代 • 孙光宪

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晶帘下,敛羞蛾。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碧波。看尽满池疏雨,打团荷。

王绩
简介描述:

王绩(585年-644年),字无功,号东皋子,祖籍山西祁县,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大儒王通之弟,中国唐代诗人,隋唐大臣。

王绩于隋大业(605年-618年)末,举孝悌廉洁科,授秘书省正字。因其不乐在朝,乞署外职,除扬州六合县丞。后弃官归里。隋末大乱,王绩曾客游河北。唐武德五年(622年),以前官待诏门下省,特判每日给酒一斗,时人号为“斗酒学士”。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因其兄王凝得罪朝廷重臣,王氏兄弟皆抑而不用,遂托疾罢归。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王绩以家贫赴选,为太乐丞。不到两年,又弃官还乡,隐居东皋。后自撰墓志铭,忧愤而卒。

王绩清高自持,放诞纵酒,喜好老、庄及魏晋玄学,向慕嵇康、阮籍、陶潜。但其一直处于出世和济世的矛盾之中。喜写饮酒和田园生活,借以排遣怀才不遇的苦闷,高情胜气,独步当时。诗歌创作标举“以会意为功”的原则,是建安诗歌与正始诗歌的结合,言志述怀中夹杂着玄学思辨。《野望》和《秋夜喜遇王处士》两诗最负盛名,写田园景色和他的闲适生活,清新朴素。《野望》是早期出现的成熟的五言律诗之一,为人传诵。著作有《王无功文集》五卷本存于世,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为开创唐诗做出重要贡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