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美丽的邻家女子,白天时用衣袖遮住脸,春日里更添惆怅,懒得装扮,都是有原因的。
她深深慨叹着,像她这样的女子,在人世间求得无价的珍宝,是很容易办到的事,而想要获得一个志诚的心灵伴侣,却是如此地困难。
为此她夜夜在枕上暗自垂泪感伤,为此她经过花丛间也不免有了断肠的思量。
然而,既然已有了这样的才貌,那么,只要再鼓起勇气,主动争取,便是宋玉这样的才子也能求得的,又何必怨恨王昌这样的才子,若即若离的态度呢?
此诗是鱼玄机人生轨迹的分水岭,此前她是一个秀外慧中、痴情万缕的贤淑才女,从此她看破人间真情,打出“鱼玄机诗文候教”的艳帜,只为享乐纵情而一发不可收拾。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要善于疏导自己,接受谏劝,对自己思想及生活进行调整。此诗是鱼写信给自己,劝慰自己,鼓励自己,寻求砸碎心灵(忠贞)的枷锁,而从心灵上认可: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天的悔恨。放下情执,才能得到解脱,看开一点,伤的就会少一点。冷静地问自己:在追求什么?活着为什么?该做什么?应该珍惜追求现实的生活与幸福。
全诗以“邻女”自说。首联,写邻女被薄情郎抛弃(暗指自己被李忆所弃),以罗袖遮面,羞见阳光(暗指自己无颜面视关心她的父老乡亲及恩师),满腹“春愁”懒于梳妆打扮来表达自己对人世间的情爱之鄙视。颈联,以邻女的内心独白,写的极为深沉,也是诗人痛苦而绝望自伤身世,对知己难求之慨叹,人世间自古负心郎多,而痴情女更多,为负心郎殉情的女子多傻。三联,进一步描写无限的悲伤情绪,绵绵无期的惆怅,什么时候到天明啊。泪水擦亮心灵的眼睛,冷眼看愁绪,何必为负心郎而断肠。尾联,以高昂的情绪喊出,她就是那窥视宋玉三年的邻家女,丢掉那一份矜持,王昌再姿仪俊美,为世人所共赏,可知她也不屑一顾,一种切断愁绪的豪情快意。从字里行间奇峰一转地弯出。一定能寻到一个有情的知己,不必怨那个曾经爱过而却抛弃自己的人。婉转表达对李亿的无奈、对李亿的无情理解和包容。
此诗反映鱼善用对偶和用典。“易求无百宝,难得有情郎”用反对,是鱼被李亿抛弃后郁闷情怀的爆发。以“易”对“难”,“有”对“无”在意义上形成强烈的对比,“无价宝”本极难求,却说易求,借此反衬“有情郎”难得。是从自己切身生活经验得出的痛苦结论,也是对封建社会中女子普遍遭遇婚姻不幸的高度概括。这两句喊出了封建社会处于被侮辱被损害妇女苦闷心声,也是对那些玩弄女子负心郎的强烈鞭笞。
从心理角度来说,造成反对的心理基础是对比联想,使读者易于感知、联想、记诵。和谐的节奏更给人一种抚摸心灵慰藉的享受。“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其表现手法是反用典故,显现诗人驾驭典故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连用两个典故,而且对偶工整,反其用邻女窥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表达女子追求美好生活,追求理想的郎君的愿望。用鄙视当时众女喜爱富贵又美貌的王昌(暗指李亿)来表达豪气后理解和宽容。
此诗是诗人的血泪在流淌,淋漓尽致表达出内在的情感、幽怨,反映了真正的文学艺术是有益于人的心灵,有益于社会生活,它作用于人的精神,缓解生命的困境。
《赠邻女》是鱼玄机写于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的冬季。根据《三水小牍》,鱼玄机住于咸宜观中的一个小院。故此位邻女应也是住于咸宜观中的女道士。
据宋孙光宪《北梦琐言》曰:“玄机乃李亿补阙妾。爱衰下山,有怨李公诗曰:‘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鱼玄机追求恩师温庭筠未果,以写给温的两首诗结缘于李亿(一作李忆,字子安,江陵名门之后,祖荫而获进京补左补阙之职)一见钟情,嫁于李亿为妾,甚得李的宠爱,度过了近百日恩爱缠绵、刻骨铭心、和谐美满的生活。后因李亿夫人不容,送于京郊咸宜观为道士。她为道士后,对李亿仍一往情深,写下了许多怀李的诗,如《隔汉江寄子安》《江陵愁望有寄》《情书寄李子安》《寄子安》等。她希望能早日重聚,可惜终成泡影。鱼玄机在绝望之后写下了此诗。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於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
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宋沿吴相访,数千里不遇。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后于广陵相见,美其爱文好古,浪迹方外,因述其行而赠是诗。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
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
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
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
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
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逸兴满吴云,飘飖浙江汜。
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
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遥闻会稽美,一弄耶溪水。
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
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
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
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眷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
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
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
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喷壁洒素雪,空濛生昼寒。
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
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
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
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
稍稍来吴都,裴回上姑苏。
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
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
回桡楚江滨,挥策扬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风尘。
五月造我语,知非佁儗人。
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
徒干五诸侯,不致百金产。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
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
君来几何时?仙台应有期。
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
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
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余载书往来山阴道中,每以事夺,不能尽兴。戊子冬晚,与徐平野、王中仙曳舟溪上。天空水寒,古意萧飒。中仙有词雅丽;平野作《晋雪图》,亦清逸可观。余述此调,盖白石《念奴娇》鬲指声也。
行行且止,把乾坤收入,篷窗深里。星散白鸥三四点,数笔横塘秋意。岸觜冲波,篱根受叶,野径通村市。疏风迎面,湿衣原是空翠。
堪叹敲雪门荒,争棋墅冷,苦竹鸣山鬼。纵使如今犹有晋,无复清游如此。落日沙黄,远天云淡,弄影芦花外。几时归去,剪取一半烟水。
邓弼,字伯翊,秦人也。身长七尺,双目有紫棱,开合闪闪如电。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市门石鼓,十人舁,弗能举,两手持之行。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
一日,独饮娼楼,萧、冯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两生不得已,从之。弼自据中筵,指左右,揖两生坐,呼酒歌啸以为乐。酒酣,解衣箕踞,拔刀置案上,铿然鸣。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弼亦粗知书,君何至相视如涕唾?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两生曰:“有是哉?”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复询历代史,上下三千年,纚纚如贯珠。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两生相顾惨沮,不敢再有问。弼索酒,被发跳叫曰:“吾今日压倒老生矣!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下楼,足不得成步。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
泰定初,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不为通,弼曰:“若不知关中邓伯翊耶?”连击踣数人,声闻于王。王令隶人捽入,欲鞭之。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今天下虽号无事,东海岛夷尚未臣顺,间者驾海舰,互市于鄞,即不满所欲,出火刀斫柱,杀伤我中国民。诸将军控弦引矢,追至大洋,且战且却,其亏国体为已甚。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等,尤志士所同愤。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为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公奈何不礼壮士?”庭中人闻之,皆缩颈吐舌,舌久不能收。王曰:“尔自号壮士,解持矛鼓噪,前登坚城乎?”曰:“能。”“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曰:“能。”“突围溃阵,得保首领乎?”曰:“能。”王顾左右曰:“姑试之。”问所须,曰:“铁铠良马各一,雌雄剑二。”王即命给与,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然后遣弼往。王自临观,空一府随之。暨弼至,众槊并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面目无色。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云雾中,连斫马首堕地,血涔涔滴。王抚髀欢曰:“诚壮士!诚壮士!”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由是狂名振一时,至比之王铁枪云。
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环视四体,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
史官曰:弼死未二十年,天下大乱。中原数千里,人影殆绝。玄鸟来降,失家,竞栖林木间。使弼在,必当有以自见。惜哉!弼鬼不灵则已,若有灵,吾知其怒发上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