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美丽的邻家女子,白天时用衣袖遮住脸,春日里更添惆怅,懒得装扮,都是有原因的。
她深深慨叹着,像她这样的女子,在人世间求得无价的珍宝,是很容易办到的事,而想要获得一个志诚的心灵伴侣,却是如此地困难。
为此她夜夜在枕上暗自垂泪感伤,为此她经过花丛间也不免有了断肠的思量。
然而,既然已有了这样的才貌,那么,只要再鼓起勇气,主动争取,便是宋玉这样的才子也能求得的,又何必怨恨王昌这样的才子,若即若离的态度呢?
此诗是鱼玄机人生轨迹的分水岭,此前她是一个秀外慧中、痴情万缕的贤淑才女,从此她看破人间真情,打出“鱼玄机诗文候教”的艳帜,只为享乐纵情而一发不可收拾。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要善于疏导自己,接受谏劝,对自己思想及生活进行调整。此诗是鱼写信给自己,劝慰自己,鼓励自己,寻求砸碎心灵(忠贞)的枷锁,而从心灵上认可: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天的悔恨。放下情执,才能得到解脱,看开一点,伤的就会少一点。冷静地问自己:在追求什么?活着为什么?该做什么?应该珍惜追求现实的生活与幸福。
全诗以“邻女”自说。首联,写邻女被薄情郎抛弃(暗指自己被李忆所弃),以罗袖遮面,羞见阳光(暗指自己无颜面视关心她的父老乡亲及恩师),满腹“春愁”懒于梳妆打扮来表达自己对人世间的情爱之鄙视。颈联,以邻女的内心独白,写的极为深沉,也是诗人痛苦而绝望自伤身世,对知己难求之慨叹,人世间自古负心郎多,而痴情女更多,为负心郎殉情的女子多傻。三联,进一步描写无限的悲伤情绪,绵绵无期的惆怅,什么时候到天明啊。泪水擦亮心灵的眼睛,冷眼看愁绪,何必为负心郎而断肠。尾联,以高昂的情绪喊出,她就是那窥视宋玉三年的邻家女,丢掉那一份矜持,王昌再姿仪俊美,为世人所共赏,可知她也不屑一顾,一种切断愁绪的豪情快意。从字里行间奇峰一转地弯出。一定能寻到一个有情的知己,不必怨那个曾经爱过而却抛弃自己的人。婉转表达对李亿的无奈、对李亿的无情理解和包容。
此诗反映鱼善用对偶和用典。“易求无百宝,难得有情郎”用反对,是鱼被李亿抛弃后郁闷情怀的爆发。以“易”对“难”,“有”对“无”在意义上形成强烈的对比,“无价宝”本极难求,却说易求,借此反衬“有情郎”难得。是从自己切身生活经验得出的痛苦结论,也是对封建社会中女子普遍遭遇婚姻不幸的高度概括。这两句喊出了封建社会处于被侮辱被损害妇女苦闷心声,也是对那些玩弄女子负心郎的强烈鞭笞。
从心理角度来说,造成反对的心理基础是对比联想,使读者易于感知、联想、记诵。和谐的节奏更给人一种抚摸心灵慰藉的享受。“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其表现手法是反用典故,显现诗人驾驭典故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连用两个典故,而且对偶工整,反其用邻女窥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表达女子追求美好生活,追求理想的郎君的愿望。用鄙视当时众女喜爱富贵又美貌的王昌(暗指李亿)来表达豪气后理解和宽容。
此诗是诗人的血泪在流淌,淋漓尽致表达出内在的情感、幽怨,反映了真正的文学艺术是有益于人的心灵,有益于社会生活,它作用于人的精神,缓解生命的困境。
《赠邻女》是鱼玄机写于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的冬季。根据《三水小牍》,鱼玄机住于咸宜观中的一个小院。故此位邻女应也是住于咸宜观中的女道士。
据宋孙光宪《北梦琐言》曰:“玄机乃李亿补阙妾。爱衰下山,有怨李公诗曰:‘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鱼玄机追求恩师温庭筠未果,以写给温的两首诗结缘于李亿(一作李忆,字子安,江陵名门之后,祖荫而获进京补左补阙之职)一见钟情,嫁于李亿为妾,甚得李的宠爱,度过了近百日恩爱缠绵、刻骨铭心、和谐美满的生活。后因李亿夫人不容,送于京郊咸宜观为道士。她为道士后,对李亿仍一往情深,写下了许多怀李的诗,如《隔汉江寄子安》《江陵愁望有寄》《情书寄李子安》《寄子安》等。她希望能早日重聚,可惜终成泡影。鱼玄机在绝望之后写下了此诗。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泠泠水向桥东去。漠漠云归溪上住。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
佳人独立相思苦。薄袖欺寒脩竹暮。白头空负雪边春,著意问春春不语。
钓笠披云青嶂绕,绿蓑细雨春江渺。白鸟飞来风满棹。收纶了,渔童拍手樵青笑。
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晓。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