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溪夜行

唐代张九龄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白话译文

在傍晚时分,我乘着归舟,沿着溪流的源头缓缓前行,道路愈发幽静。

明月高悬,照亮着山岭上的树木,清风静止,只听得见溪流的潺潺水声。

山间的雾气悄悄飘入船中,寒霜凝结,在我的衣襟上泛起一层白霜。

虽然这夜晚能听见猿猴的啼叫声,但此刻我心中并无离家的愁绪。

词句注释

  1. 岚气:山中雾气。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夜晚乘船沿着溪流归家的情景的描绘,展现了山水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愉悦。

首句“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描绘了诗人晚上归家的情景,乘着船沿着溪流向上,源头的路变得幽深起来。这句诗通过“乘夕”和“归舟”两个词,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归家时的急切心情,而“缘源路转幽”则描绘了沿途的景色,展现出山路的曲折和幽深。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山水的美丽。月光下,诗人看到岭树婆娑的影子,听到溪流的声音。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展现出夜晚山水的宁静和美丽。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山间的雾气进入船中,霜华在诗人的衣服上浮现,这表明诗人身处山间的环境之中,感受到了山间的清新和寒冷。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愉悦。

最后,“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一句,以猿声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山间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虽然猿声在这个夜晚并不是别家的哀愁,但诗人却从中感受到了自己的情感。这句诗以景结情,余韵悠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乘船归家情景的描绘,展现了山水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愉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品。

创作背景

耒阳溪,湘江支流耒水,在湖南省东南部,这首诗作于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诗人奉朝廷之命祭南岳和南海的旅途中。

猜你喜欢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胡旋女

唐代 • 白居易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

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

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

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

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

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

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

胡旋女,莫空舞,数唱此歌悟明主。

醉太平·情高意真

宋代 • 刘过

情高意真,眉长鬓青。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

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

食粥

宋代 • 陆游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过故人庄

唐代 •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张九龄
简介描述:

张九龄(678年-740年),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西)人,中国唐玄宗开元时的宰相、诗人。

张九龄少聪慧能文,弱冠登进士第,为校书郎。后登“道侔伊吕”制科,为左拾遗。开元十一年(723年),被任为中书舍人。后张说罢相,张九龄受累外迁。开元十九年(731年),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再迁中书侍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以中书侍郎为相。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迁张九龄为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后因张九龄触怒唐玄宗,坐“举非其人”,贬为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卒。

张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是盛唐前期重要诗人,其五言古诗在唐诗发展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张九龄的代表作有《感遇》12首、《杂诗》5首等,如《望月怀远》《旅宿淮阳亭口号》等,都是历来传诵的名作。亦有《曲江集》20卷传世。张九龄在当时所开展的文学活动,对促进开元诗坛的繁荣起了积极作用。张九龄有胆识和远见,尽忠职守,敢于直谏,从不趋炎附势,敢于同恶势力进行斗争,对唐代的繁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