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怀王道甫

宋代陈亮

落魄行歌记昔游,头颅如许尚何求?心肝吐尽无馀事,口腹安然岂远谋!

才怕暑,又伤秋。天涯梦断有书不?大都眼孔新来浅,羡尔微官作计周。

白话译文

当年我们在落魄困厄之时,仍行歌长啸,志在恢复,视人间富贵如浮云,这是多么值得留恋的往事!而今我头已花白,尚复有何求?我们只要上书言事,献出了为国为民的一片赤诚就够了,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至于丰衣足食,并不难得,何必为此挖空心思、孜孜以求?

暑热难当的夏天刚刚过去,令人伤怀的秋天又到了。时光飞逝,你我天各一方,伤心梦断,相思绵绵,也不知还能否与你通上音信?大约近来我目光短浅了,也羡慕起你虽官低位卑,却善为自己谋划了。

词句注释

  1.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等。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2. 王道甫:指王自中(1140年—1199年),字道甫,词人的朋友。
  3. 落魄:失意、不得志。
  4. 行歌:边走边吟诗。
  5. 记昔游:回忆过去的交游。
  6. 头颅如许:这里指满头白发。
  7. 尚何求:还追求什么。
  8. 心肝吐尽:这里指屡次上书朝廷,提出忠告。心肝,真挚的心意。
  9. 天涯:天边。
  10. 书:信、消息。
  11. 微官:低级官吏,指王道甫。
  12. 作计:考虑安排。

作品赏析

古人怀旧之作,大都以赞誉的口吻表达对朋友的思念.这是合乎人之常情的。因为深印在人们记忆中的,除了最坏的,往往是他认为最美好也最值得留恋的东西。但陈亮这首抒情小令,却是以讽刺的笔调表达对老朋友的批评意见,读来别开生面,而情谊愈显得真挚深厚,在前人诗词中实属罕见。王自中,字道甫。因“少负奇气,自立崖岸”,陈亮自青少年时即以气类相近而与之为刘琨、祖逖之交。可惜王自中登第后,长期屈居小官,夙志渐灰,两人的晚节末路遂不免异向。因此,陈亮在这首怀念之作中,便提出了语重心长的责讽。

首先,作者同忆昔日从游之乐。当时他们二人虽同处于困厄落魄的境地,但志在恢复,意气豪迈,携手行歌,视人间富贵如无物,这是很值得留恋的往事。然而“头胪如许尚何求”,岁月荏苒,韶华易逝,转眼头发已经变白,现在还要追求什么。这是陈亮对王自中自述衷曲说的,认为二人昔日志同道合,今天仍然应该采取同样态度,不应易志变节,随俗浮沉。“心肝吐尽无余事,口腹安然岂远谋”,正是说自己多年来屡次上书,披肝沥胆,力陈救国大义,说尽了心中欲吐之言,既不见纳,无以自效,总算尽心了,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事值得挂怀的。至于衣食温饱,那是很容易满足的,何须为此而长计远虑、到处奔竞呢。这确是陈亮的真实思想。这句话明写自己,实为写给王自中,借以反衬汲汲于利禄的行为之可鄙。表面是自述胸臆,实则意在责问对方,冀其有所省悟。

下片仍承上意,却不直接指责对方,而先说老友久别,相思相忆,友情时萦怀抱。近来会时时想念友人,作者道:“大都眼孔新来浅,羡尔微官做计周”——不无讽刺地说:大约近来我目光短浅了,也羡慕起你虽官低位卑,却善为自己谋划了。这既是正话反说,又是假己责人。上片明明说自己主张“口腹安然岂远谋”,认为大丈夫应当尽瘁国事,不为一身温饱萦心,这里却又说自己忽然羡慕起对方“微官做计周”了,这当然不是作者本意,实只在于责讽对方新来“眼孔浅”,为了那“微官”而“做计周”罢了。这里既为王道甫怀才不遇、长期官微职卑的处境抱不平,又对他背弃理想,只顾为生活的温饱处心积虑而深表惋惜。这种对友人交织着爱与恨的感情,正是这个一贯以严肃态度对待人生的政治思想家所特有的、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诚挚友谊。

这首词语言虽较它篇略为婉转,然其一种刚直愤激之气,固已跃然纸上,仍不失龙川本色,而成为他别具风格的小今的代表作。

创作背景

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王道甫是陈亮青少年时代的好友,《宋史》本传称他“少年负气,自立崖岸”。他力主抗金复国,蔑视投降派的权贵。登第后,长期屈居微职,多次遭到斥逐,不免有些心灰意懒,性情志趣也有异于从前。于是词人写了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告诫。

名家点评

  •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所长、研究员朱立春:此词较其他篇章虽较为婉转,然其正直、刚烈、慷慨之气仍贯穿其中,不失龙川本色。全篇以委婉的笔调表达对老友的思念和批评,别开生面,在前人诗词中实属罕见。(《唐诗宋词》)

猜你喜欢

菩萨蛮·咏足

宋代 • 苏轼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庐陵王墓下作

南北朝 • 谢灵运

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含凄泛广川,洒泪眺连冈。

眷言怀君子,沉痛结中肠。

道消结愤懑,运开申悲凉。

神期恒若存,德音初不忘。

徂谢易永久,松柏森已行。

延州协心许,楚老惜兰芳。

解剑竟何及,抚坟徒自伤。

平生疑若人,通蔽互相妨。

理感深情恸,定非识所将。

脆促良可哀,夭枉特兼常。

一随往化灭,安用空名扬?

举声沥已洒,长叹不成章。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陈亮
简介描述:

陈亮(1143年10月16日-1194年4月18日),原名陈汝能,字同甫,号龙川,学者称为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浙江省永康市)人。中国南宋时期思想家、文学家。

陈亮“才气超迈,喜谈兵事”。宋孝宗时,被婺州以解头荐。乾道五年(1169年),上《中兴五论》。淳熙五年(1178年),再诣阙上书,极论时事,反对和议,力主抗金。遭人嫉恨,两度入狱。出狱后志气益励。淳熙十五年(1188年),第三次上书,建议由太子监军,驻节建康,以示锐意恢复。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被人诬告,第三次下狱,次年出狱。绍熙四年(1193年),被宋光宗亲擢为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及就任而逝,享年五十二岁。宋理宗时,追谥“文毅”。

陈亮倡导经世济民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指摘理学家空谈“道德性命”,创立永康学派。与朱熹友善,论学则冰炭不相容,曾进行过多次“王霸义利之辩”。所作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词作也感情激越,风格豪放,显示其政治抱负,是宋词中“豪放派”的主要人物之一。著作有《龙川文集》《龙川词》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