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花·咏题

宋代曹勋

诗绛彩娇春,苍筠静锁,掩映夭姿凝露。

花腮藏翠,高节穿花遮护。

重重蕊叶相怜,似青帔艳妆神仙侣。

正武陵溪暗,淇园晓色,宜望中烟雨。

暖景、谁见斜枝处。

喜上苑韶华渐布。

又似瑞霞低拥,却恐随风飞去。

要留最妍丽,须且闲凭佳句。

更秀容、分付徐熙,素屏画图取。

词句注释

  1. 苍筠(yún):青翠茂盛的竹子。
  2. 帔(pèi):古代的一种服装,即裙装。
  3. 武陵溪:神仙居住的地方。相传东汉刘晨、阮肇入天台山,迷不得返,饥食桃果,寻水得大溪,溪边遇到仙女,获款留,及出,已历七世。复往,不知何所。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4. 淇园:古代卫国园林名,产竹,在今淇县西北。这里指如淇园般的竹林美景。
  5. 上苑:供帝王玩赏打猎的园林。
  6. 韶华:美好的时光。
  7. 且:暂时。
  8. 凭:依靠。
  9. 佳句:诗词篇章等文字。
  10. 徐熙:五代南唐画家,钟陵人。善画花鸟,长于写生。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铺殿花》:“江南徐熙辈,有于双缣幅素上,画丛艳叠石,傍出药苗,杂以禽鸟、蜂、蝉为妙。”丛艳,群芳。

作品赏析

词人浓彩重墨,运用描写、比喻、对比等手法,借鉴汉大赋“铺叙”的写法,极尽铺叙夸张之能事,酣畅淋漓地描写了皇家园林如淇园般的竹林秀美景色,气势恢宏。

猜你喜欢

斗茶记

宋代 • 唐庚

政和二年三月壬戍,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某闽入,其所赍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较皆精绝。

盖尝以为天下之物有宜得而不得,不宜得而得之者。富贵有力之人,或有所不能致,而贫贱穷厄、流离迁徙之中,或偶然获焉。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良不虚也。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而近世欧阳少师作《龙茶录》,序称嘉褚七年亲飨明堂,致斋之夕,始以小团分赐二府,人给一饼,不敢碾试,至今藏之。时熙宁元年也。吾闻茶不问团铤,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千里致水,真伪固不可知,就令识真,已非活水。自嘉祜七年壬寅至熙宁元年戊申,首尾七年,更阅三朝而赐茶犹在,此岂复有茶也哉!

今吾提瓶走龙塘,无数十步,此水宜茶,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而海道趋建安,不数日可至,故每岁新茶不过三月至矣。罪戾之余,上宽不诛,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汲泉煮茗,取一时之适,虽在田野,孰与烹数千里之泉、浇七年之赐茗也哉?

石臞诗集序

清代 • 吴敬梓

纤河皎洁,应无不死之丹;缑岭迢遥,讵有返魂之草。由来慧业,定属生天,遂使斯人,永焉辞世。盖镂心呕血,既经抉摘以无馀,而盱眼拗肠,自弃喧嚣而欲去,如草衣朱山人所传汤子石臞其人也。家本通华,才称绮丽。七龄揖客,辨座上之杨梅;五岁摊书,易赋中之《枯树》。兄为灵运,感新句于西堂;弟是少游,寄闲情于下泽。正好邺侯珊架,探来玳瑁千函;常使奉礼锦囊,贮就葡萄一箧。熏炉茗碗,微吟于花明日丽之时;棐几湘帘,晏坐于月白风清之候。赤文绿字,应虎气之难埋;玉轴牙签,有龙宾之常守。胡为邓禹封侯之岁,已弃人间,乃以祢衡被荐之年,遽归泉路。霓旌绛节,邀游于十洲三岛之间;赤鲤青螭,出汉于八石九丹之侧。正使修文座上,得遇颜回;亦令奎宿宫中,相逢苏轼金茎瑶草,共毛颖以敷荣;玉液琼浆,染鄃麋而沾洒。应叹此间之乐,转嗟浩劫之劳。独有故人,难忘往事。倘叩鐶于华屋,定尔销魂;如听笛于邻家,居然流涕。理残编而太息,可泣鬼神;开散帙而校雠,长留天地。竟以寿之剞劂,直可被以管弦。绣列锦铺,护持应多神物;膏残馥剩,沾丐犹及后人。悬以国门,自合不胫而走;胠之箧衍,仍疑破壁以飞。雍正甲寅季秋重九前三日,全椒吴敬梓书于秦淮寓斋。

为学一首示子侄

清代 • 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代 •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蝶恋花·窈窕燕姬年十五

近现代 • 王国维

窈窕燕姬年十五,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一树亭亭花乍吐,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

曹勋
简介描述:

曹勋(1098年-1174年),字公显,一作功显,号松隐。北宋末词人曹组之子,颍昌府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中国宋代文学家、词人、大臣。

曹勋幼承家训,早通文艺,亦有能文声。入太学后,负时名。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以恩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同进士出身,然仍留武选。靖康元年(1126年),为阁门宣赞舍人,勾当龙德宫。曹勋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后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年)秋,曹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上疏条陈恢复大计,言颇切直,触怒执政,后辗转泉南、江淮间,九年不迁秩。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和议成,曹勋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服金人归还徽宗灵柩,被秦桧猜忌,因乞祠禄,退居天台。其后绍兴十四年(1144年)、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又两次使金,占窥敌情。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起提举皇城司,旋致仕,淳熙元年(1174年),曹勋去世,年七十余。

曹勋历仕四朝,故诗中多当时见闻,尤以使金诗最为重要。词多应制咏物之作,与其父偏好俗体不同,多见一时中兴之盛,亦颇涉及宫廷郊庙乐章,颇为典雅中正。曹勋的遗著由子曹耜辑为《松隐集》40卷,今传,有《嘉业堂丛书》本等。另有笔记《北狩见闻录》1卷、词集《松隐乐府》3卷等。

曹勋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