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 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 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庄子》曰:“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信夫。尝见史舍人嗣彪,暗中捉笔书条幅,与秉烛无异。又闻静海励文恪公,剪方寸纸一百片,书一字其上,片片向日叠映,无一笔丝毫出入。均习而已矣,非别有谬巧也。
同族哥哥中翰主持旌德县县政的时候,县城附近发生虎害,伤了几个猎人,却无法捕杀(老虎)。当地有个人请求中涵说:“不请来徽州的唐打猎,就无法铲除这个虎害。”于是派了一个小官吏带着礼物前去。使者回来报告,唐打猎挑选了两个武艺精湛的人前来,将要快到了。到了,却是一个了老翁,头发胡子全白了,还不时咯咯咳嗽,和一个小伙子,十六七岁罢了。中翰非常失望。姑且吩咐给他们准备饭食。老翁察觉到中涵不满意,单腿跪下说: “听说这只老虎离城还不到五里,先去捕杀老虎,再请我们吃饭不迟。”于是命令差役带路前往。差役到了山谷入口,不敢向前走。老翁微笑着说:“有我在,你还害怕吗?”进入山谷将近一半的路途,老翁回头看着小伙子说: “这个畜生好像还在睡觉,你把它叫醒。”小伙子模仿老虎的呼啸声,老虎果然从林中出来,直扑向老翁。老翁拿着一把短柄斧子,长约八九寸、宽是长的一半,举起右臂,巍然站立。老虎扑到,老翁侧头避过老虎。老虎从老翁头顶跳过,已经流着血扑倒在地。看那老虎,从下巴到尾巴根部,都撞上斧头刃被割裂了。中翰于是赠给他们丰厚的礼物,并送他们回去。
老翁自己说,他练臂力十年,练眼力十年。用毛扫帚扫他的眼睛,眼珠不转动;他的胳膊让壮汉子当杠子攀,身体悬空吊着往下坠,胳膊一动不动。《庄子》上说:“技艺熟练能使技艺超群的人们佩服,能工巧匠也不敢在技艺熟练的人门前经过。”确实是这样。
曾经看到中书舍人史嗣彪在黑暗中握笔书写条幅,跟在灯光下写的没有什么两样。还听说静海的励文恪公剪下一寸见方的纸一百片,在每片上面写同一个字,片片叠在一起对着太阳看,没有一笔有一点点出入。都是技艺熟练罢了,不是有奇特的窍门。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昭昭素明月,晖光烛我床。
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
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飏。
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
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
春鸟翻南飞,翩翩独翱翔。
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
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
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与龙门相对。《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发孟门九河之磴。”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