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诗

南北朝徐悱

相思上北阁,徒倚望东家。

忽有当轩树,兼含映日花。

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

更使增心忆,弥令想狭邪。

无如一路阻,脉脉似云霞。

严城不可越,言折代疏麻。

白话译文

由于思念你而登上北面的阁楼;久久不想离去,遥望东南面的邻家。

忽然发现当院的那棵桃树,在阳光映照下开出鲜艳的花。

比起桃花的鲜艳,类似女子擦腮的红粉,比起桃花的洁白,婉如女子抹容的铅华。

看那桃花,更增强对心上人的思念,也容易令人联想到涂着白粉的娼家。

如果,没有一路上的阻隔,绵绵情意将如火热的云霞。

无奈,父母、家规如城池一样不可逾越,相思北阁的感情唯有用书简表达。

词句注解

  1. 北阁:北面的楼阁。
  2. 徙(xī)倚:徘徊,流连不去的意思。东家: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东面的人家,二是指“东邻”,作“美女”解。司马相如《美人赋》:“臣子东邻,有一女子,玄发丰艳,娥眉皓齿。”
  3. 忽:忽然发现。当轩:面对着长廊。当,面对着。轩,有窗槛的长廊。
  4. 映日花:阳光照耀下的花。
  5. 方:比方、比拟。鲜:鲜艳。类:类似,好象。红粉:女子的化妆品胭脂一类。
  6. 比素:与白色相比。比:对比。素,洁白的颜色。若,好象。铅华:擦脸的白粉。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不卸。”李善注:“铅华,粉也。”
  7. 心臆:心中想念。
  8. 令:使。狭邪:旧时称倡家为“狭邪”,也作“狭斜”
  9. 无如:如无,“如果没有”的意思。
  10. 脉脉:形容情思浓重,有含情欲吐之意。
  11. 严城:象城池一样严紧。
  12. 言折:书信表达。疏麻:亦作“疎麻”。传说中的神麻﹐常折以赠别。植物名。多指大麻。显然诗中的“疏麻”是第二种解释,即折疏麻以赠别。传说中的神麻,花色洁白如玉。代疏麻,以桃花代替疏麻。

作品赏析

这是徐悱寄赠其妻刘令娴的诗篇。徐悱原在京城任太子舍人、中舍人等职,出入京城多年,后因足疾而改任晋安(郡治所在侯官,即今福建福州)内史,妻子刘令娴仍留在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这首诗当作于此时。

本诗的诗题很明确,作者看到房前桃花盛开,因而感物思人,写下这首诗,表达诗人对远别的妻子的怀念。

“相思上北阁,徙倚望东家。”前两句开门见山,直书自己强烈的思念之情:由于十分想念你,所以我登上了北阁,步履徘徊不定,心中怅然若失。当时诗人在南方,所以他思念北方的亲人时,就会登上北阁,登高望远。虽然明知千里迢迢,难以望见,然而这样却觉得亲人近些,心灵得到一点安慰。徙倚是徘徊流连之意。在强烈的思念之情的驱使之下,诗人内心显得极不平静。徘徊流连,正是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做出的不自觉的反应。

接下四句,诗人描写盛开的桃树“忽有当轩树,兼含映日花。”在百无聊赖的时刻,诗人看到北阁轩前的一株桃树上,那无数盛开的鲜花在丽日的映照下格外鲜美。你看,这些花朵“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红粉是女子化妆时用的胭脂,后来常用以代指女子。铅粉是女子化妆用的搽脸的白粉。这四句交代了诗人创作的时间、情景。桃树唯有在春天才开花,而春天又是万物萌动的季节。我国曾流传许多咏春情的诗篇,因此,桃树在我国人民的传统的审美心理中,是容易引起男女情思的事物。《诗.周南.桃夭》中,就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引出“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和作者同时代的梁简文帝萧纲,在其《杂句从军行》诗中也有“庭前桃红飞已合,必应红妆起见迎”句。诗人见到桃花,联想到美如桃花的妻子,因此,鲜美的红白花瓣仿佛就像妻子脸上的胭脂和香粉了。花草本是无情无识之物,一经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后,这朵朵鲜花,仿佛就显得情意绵绵了。难怪作者接着写出了“更使增心意,弥令想狭邪。”了。“更使”和“弥令”两词,把作者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狭邪”又作“狭斜”,指的是曲折小巷。古乐府有《长安有狭邪行》篇,诗中写长安一富贵人家,夫出仕而妻在家,此处即代京城,指刘令娴的居处。

“无如一路阻,脉脉似云霞。严城不可越,言折代疏麻。”这最后的四句,写出了山高路远、归期未卜,因此两地情侣,可思而不可及,充分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前四句写道路的艰难,隔绝了两地的情思。从京城建康到福建,山重水复,自然是令人望而生畏。“脉脉似云霞”把一对情意绵绵的夫妻远隔千里,视对方如在云霞之中,难以倾述无尽的衷情的痛苦情绪表露无遗。最后的两句是无可奈何的劝慰之辞:“既然关山难越、佳期未期,我就只能摘一朵美丽的桃花,代替疏麻赠给远方的亲人了!”严城即指高城,代指归期难通。因此徐悱被任命为晋安内史,升迁调动必听命于朝廷,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行动,这种失去自由的苦恼,是可以理解的。“疏麻”是传说中的神麻,花色洁白如玉。屈原在《九歌.大司命》中有“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句,后代诗人在描写离别的诗篇中常引用这一典故。诗人见到美丽的桃花,想到以桃红代替神麻,寄赠给离居的妻子。诗人用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十分真挚的内心感情。

应当说,夫妇赠答之作,汉代以秦嘉曾作《赠妇诗》三首给妻子徐淑,徐淑又回有《答诗一首》,皆为后人称道。钟嵘评曰“夫妻事既可伤,文亦凄怨”(《诗品》中)徐悱和妻子刘令娴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夫妻,其诗文都为时人所称道。他们夫妻间感情又非常真挚热烈。这次徐悱的两首怀念妻子的诗篇和刘令娴的答外诗,都是充满了深厚夫妻感情的佳作。

猜你喜欢

饯谢文学离夜诗

南北朝 • 范云

阳台雾初解,梦渚水裁渌。

远山隐且见,平沙断还绪。

分弦饶苦音,别唱多凄曲。

尔拂后车尘,我事东皋粟。

减字木兰花·得书

宋代 • 苏轼

晓来风细。不会鹊声来报喜。却羡寒梅。先觉春风一夜来。

香笺一纸。写尽回文机上意。欲卷重开。读遍千回与万回。

水龙吟·落叶

宋代 • 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崖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游庐山记

清代 • 恽敬

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庚辰,舣星子,因往游焉。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亭废,道险甚。求李氏山房遗址不可得。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风,上攀太乙峰。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窥玉渊潭,憩栖贤寺。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旋至寺,观右军墨池。西行寻栗里卧醉石;石大于屋,当涧水途中。访简寂观,未往,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圆来,大笑排闼而入,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叩黄岩寺,跐乱石,寻瀑布源,溯汉阳峰,径绝而止。复返宿秀峰寺。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是夜大雨,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论毅力

清代 • 梁启超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徐悱
简介描述:

徐悱(?—525年)南朝梁诗人。字敬业,东海郯(今江苏镇江丹徒人)人,徐勉第二子,卒于梁武帝普通六年。幼聪敏,能属文。起家著作佐郎,转太子舍人,掌书记之任。累迁洗马中舍人,犹掌书记。出入宫坊者历年。以足疾,出为溪东王友,迁晋安内史。早卒。

徐悱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