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用杜工部江村韵

宋代敖陶孙

早岁纵横论九流,中年往往爱清幽。

细观梦境皆争鹿,静遣机心欲狎鸥。

池上贪闲临晋帖,灯前抱病看吴钩。

山林钟鼎从天赋,言志俱惭点与求。

白话译文

早年纵横谈论诸子百家,中年常常喜爱清幽生活。

细想梦境尽是争名逐利,静息机心愿与白鸥亲近。

池边贪享闲适临摹晋代法帖,灯前抱病凝视腰间吴钩宝刀。

归隐山林或建功立业皆由天定,言说志向自惭不如曾点与冉求。

词句注释

  1. 九流:泛指各学术流派。
  2. 清幽:秀丽而幽静之景,此处指清闲安静的生活。
  3. 争鹿:喻争夺政权。
  4. 机心:巧诈之心;机巧功利之心。
  5. 晋帖:晋人的书迹或其摹本、刻帖。

作品赏析

《病中用杜工部江村韵》是南宋诗人敖陶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采用和韵手法,以杜甫《江村》原韵抒发人生感悟,通过“早岁纵横论九流”与“中年往往爱清幽”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从壮年豪情向病中隐逸的心境转变。诗中“细观梦境皆争鹿”等句化用《列子》典故,体现对世事的超脱态度,“池上贪间临晋帖”则通过临摹书帖、观赏兵器的细节,勾勒出病中生活的闲适画面。全诗结句“言志俱惭点与求”借孔子弟子言志典故,含蓄表达理想难遂的感慨。

猜你喜欢

鹧鸪天·赏荷

金朝 • 蔡松年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秦废封建

宋代 • 苏轼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赠赵协律皙

唐代 • 李商隐

俱识孙公与谢公,二年歌哭处还同。

已叨邹马声华末,更共刘卢族望通。

南省恩深宾馆在,东山事往妓楼空。

不堪岁暮相逢地,我欲西征君又东。

通驿公馆南有水亭焉,四甍翚飞,巉绝浦屿。盖有前摄令河东薛公,栋而宇之;今宰陇西李公明化,开物成务,又横其梁而阁之。昼鸣闲琴,夕酌清月,盖为接轩、祖远客之佳境也。制置既久,莫知何名。司马武公,长材博古,独映方外,因据胡床,岸帻啸咏,而谓前长史李公及诸公曰:“此亭跨姑熟之水,可称为姑熟亭焉。”嘉名胜概,自我作也。且夫曹官绂冕者,大贤处之,若游青山,卧白云,逍遥偃傲,何适不可?小才居之,窘而自拘,悄若桎梏,则清风朗月,河英岳秀,皆为弃物,安得称焉,所以司马南邻,当文章之旗鼓;翰林客卿,挥辞锋以战胜。名教乐地,无非得俊之场也。千载一时,言诗记志。

敖陶孙
简介描述:

敖陶孙(1154年—1227年),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福清“东塘人”。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江苏昆山,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曾从龙榜进士。历任海门主簿、漳州教授、广东转运司、平海节度判官、温陵佥判等。宝庆三年(1227年)去世,享年74岁,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

敖陶孙的热门诗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