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霜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天高气爽,月色如霜,银河也泛着白光,几颗稀疏的星星闪着微弱的星光,点缀于夜空。
寂静的夜里,一声凄惨的雁叫声,划破了夜空,那是一只寻找伴侣的孤雁。早知道我们会在半路上失散,还不如一开始便独自飞行了。
《夜望单飞雁》是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作于侯景之乱期间的永福省。
全诗以“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描绘秋夜孤雁哀鸣的场景,借“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投射作者经历皇室内乱、身陷囹圄后对太子身份的沉痛反思。诗中孤雁意象既象征诗人被囚困境,也延续三国至南朝文学中孤独、凶险的象征意蕴。作品采用拟人化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生际遇相融合,突破宫体闺怨诗传统主题。其七言四句结构对齐梁时期七言绝句体裁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弱柳好花尽拆,晴陌。陌上少年郎,满身兰麝扑人香。狂么狂,狂么狂?
说相思,问相思,枫落吴江雁去迟。天寒二九时。
怨谁知?梦谁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