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焙头纲春早,谷帘第一泉香。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成雪浪。
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无因更发次公狂。甘露来从仙掌。
第一批龙焙贡茶早在早春便已备好,谷帘泉这天下第一泉散发着清冽幽香。茶汤泛起嫩鹅黄般的细腻浮沫,让人微觉沉醉;想见茶汤倾注时,定会翻涌成雪白的浪涛。
手捧珍贵的兔毫盏,刚沏好的小龙团茶会有蟹眼一般的奇观。没有缘由再像盖次公那般疏狂失态,这甘美茶汤,恰似从仙掌承露盘中滴落的甘露。
《西江月·茶》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以茶文化为主题创作的宋词作品,集中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对茶事的独特审美与精神寄托。该词通过“龙焙头纲”“谷帘第一泉”等意象,描绘了北苑贡茶的制作工艺与品茗环境,展现了宫廷茶事的精致化特征。作品中“松风蟹眼新汤”等诗意描写,折射出宋代茶道与诗词艺术的高度融合,其“无因更发次公狂”的结句,暗含着文人内省自持的处世态度。
梦觉云屏依旧空,杜鹃声咽隔帘栊,玉郎薄幸去无踪。一日日,恨重重,泪界莲腮两线红。
水落寒林山骨瘦。湘江风细波纹皱。何处携琴何处酒。惆怅久。乱鸦啼断烟中柳。
茅屋萧萧连瓮牖。半檐寒旭闲清昼。归路梅花香满袖。诗未就。青山笑我云回首。
铁衣披雪紫金关,彩笔题花白玉栏,渔舟棹月黄芦岸。几般儿君试拣;立功名只不如闲。李翰林身何在,许将军血未干,播高风千古严滩。
有光顿首,子实足下;顷到山中,登万峰,得足下读书处,徘徊惆怅,不能自归。深山荒寂,无与晤言;意之所至,独往独来。思古人而不得见。往往悲歌感慨,至于泪下。
科举之学,驱一世于利禄之中,而成一番人材世道,其敝已极。士方没首濡溺于其间,无复知有人生当为之事。荣辱得丧,缠绵萦系,不可解脱,以至老死而不悟。足下独卓然不惑,痛流俗之沉迷,勤勤恳恳,欲追古贤人志士之所为,考论圣人之遗经于千百载之下。以仆之无似,至仅诲语累数百言。感发之余,岂敢终自废弃!
又窃谓经学至宋而大明,今宋儒之书具在,而何明经者之少也?夫经非一世之书,亦非一人之见所能定。而学者固守沉溺而不化,甚者又好高自大,听其言汪洋恣肆,而实无所折衷:此今世之通患也。故欲明经者,不求圣人之心,而区区于言语之间好同而尚异,则圣人之志,愈不可得而见矣。足下之高明,必有以警愦愦者。无惜教我,幸甚!
兰气已熏宫,新橤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
还当杂行雨,髣髴隐遥空。